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立德铸魂育时代新人 强基优教建教育强区|重庆市长寿区晶山小学校:深耕劳动教育沃土 丰厚学生成长底色
2025-08-29 14:50:53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9日电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庆市长寿区晶山小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锚定劳动教育核心支点,构建起特色劳动育人体系,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劳动精神丰厚学生成长的底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图为长寿区劳动教研活动在晶山小学开展。长寿区晶山小学 供图
图为长寿区劳动教研活动在晶山小学开展。长寿区晶山小学 供图

  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劳动育人”新范式

  晶山小学立足劳动教育实践,结合学校劳动基地建设,开发跨学科劳动课程,构建起“年级特色种植—跨学科融合—成果转化”三维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劳动教育从课堂到生活、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式发展。

  在课程设计上,学校坚持“因龄施教”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劳动能力,设计了阶梯式的劳动课程内容。低年级学生以感知劳动为主,参与播种、浇水等基础性劳动,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劳动兴趣;中年级学生需要承担日常养护、观察记录等任务,在持续性的劳动中培养责任感;高年级学生则要完成从种植规划到产品销售的完整流程,在综合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融合是课程建设的最大亮点。在劳动实践中,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记录作物生长的点点滴滴;数学老师带领学生测量土地面积,计算种植密度;科学老师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奥秘;美术老师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学生笔下的劳动场景更富感染力……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劳动素养,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图为学生们在劳动实践基地辛勤耕作。长寿区晶山小学 供图
图为学生们在劳动实践基地辛勤耕作。长寿区晶山小学 供图

  深化实践体验:打造“五育融合”新课堂

  在晶山小学,“星禾农场”是学生们最喜爱的劳动实践课堂。这片由46亩荒地改造而成的劳动实践基地,划分为花园、果园、菜园三大功能区,包含88块班级责任田,全校每个班级都有专属种植区。在这里,劳动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种植体验,而是贯穿“种植—管理—收获—售卖”全流程的实践课堂。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农作物种植全过程,学习播种知识,亲手种植养护,在收获季采收成果,并通过市场化销售环节体验劳动价值转化,让孩子们在挥洒汗水中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在躬身实践中理解劳动的本质,在创造价值中感知生活的美好。

  “小厨师馆”则是另一个充满趣味与创意的实践天地。学校以厨艺课程为载体,以烹饪活动为纽带,开设了“舌尖上的晶山”等特色劳动课程。课堂上,学生们化身“小厨神”,从食材挑选到菜品制作全程参与,他们学习使用厨具、掌握火候、调配味道,在实践中提升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食材的营养价值、学习科学搭配,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劳动教育从单一的体力劳动升华为包含创造、合作、责任等多元价值的综合教育,真正实现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目标。

图为学生们在“小厨师馆”里制作寿司。长寿区晶山小学 供图
图为学生们在“小厨师馆”里制作寿司。长寿区晶山小学 供图

  凝练育人成果:谱写“劳动教育”新篇章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晶山小学的劳动教育结出丰硕成果。学校获批为“重庆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验学校”;多名教师在重庆市以及长寿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论文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劳动基地绿荫浓,向日独有葵花红》案例荣获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

  劳动教育的成效更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更愿意参与家务劳动,也更加珍惜粮食。许多学生表示,劳动实践让他们学会了坚持,懂得了感恩,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财富。

  从田间课堂到厨房实践,从学科融合到理念碰撞,晶山小学用最朴素的劳动实践,书写着“五育融合”的育人篇章。在这里,劳动不仅是出力流汗的实践,更是创新思维孵化的温床;教育不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浸润着泥土芬芳的生命成长。如今,这所充满活力的学校正以劳动教育为翼,托举起每个孩子奔向星辰大海的梦想,为教育强区建设注入新动能。(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