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8日电 近日,荣昌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组织20余名会员,前往云南省留学人员报国基地参观学习,一场跨越千里的“海归人才交流之约”在昆明温馨开启。
云南省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孟庆毅详细介绍基地的发展历史、日常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
座谈交流会上,聊起昆明服务留学人员和企业的经验时,孟庆毅打开了话匣子:“在昆明,我们一直琢磨着怎么帮留学人员和企业办实事。我们搭建企业资源交流平台,还建立了‘老学长带新学弟,老企业帮新企业’的机制——有经验的海归前辈带新人,成熟的企业帮初创公司,带着大家一起拓展泰国、越南等海外市场。现在不少企业都打开了国外销路,大家对这个机制都特别认可。”
云南省欧美同学会秘书处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当地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硬支撑”:“我们建了‘云南省留学人员报国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到现在已吸引了600多名各个领域的留学人员加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建了专家人才库,把大家的学历背景、专业领域、想找的工作方向都梳理得清楚,精准。”
听了昆明的经验,荣昌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汪学荣分享了荣昌的情况:“我们荣昌欧美同学会是20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虽然才两年多,但现在已有70多名会员,其中60%以上都有硕士学位或者副高职称,都是实打实的专业人才。成立以来,我们在建留学报国人才库、当建言献策智囊团、做民间外交生力军这些方面做了不少事,还参与了统战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昆明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荣昌区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申静邈说,“尤其是分领域、分专业建组织人才库这个做法,给我们指了明路。下一步,我们要好好优化会里的会员体系,加强对留学归国人员的跟踪服务,让‘留学报国’不只是一句口号,真正成为连接海归人才和荣昌发展的‘纽带’,让大家的才能都有地方发挥。”
交流中,两地欧美同学会的成员们一致认为应该加强两地留学归国人员的交流合作,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以后常来常往,分享经验、互通资源,还能一起为两地政府决策出谋划策,提供更有前瞻性的建议。
荣昌区欧美同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云南之行,不仅让会员们学到了宝贵经验,更让两地欧美同学会搭建起了友谊的桥梁。两地欧美同学会将以这次交流为起点,继续深化合作,一起把留学归国人员工作做得更好,为荣昌、昆明的发展注入更多 “海归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