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5日电 题:铜梁区:“三步走”织密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网
作者 李慧敏
近年来,铜梁区综治中心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五有”目标为指引,扎实推进“五个规范化”建设,创新构建“三步走”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形成“综治中心负责程序性推进、办理部门负责实质性解决”的工作格局。
全量归集,建起矛盾纠纷“一本账”
“多亏网格员及时上报,不然我和继女的纠纷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日前,铜梁区东城街道居民李女士对综治中心高效化解遗产纠纷的做法赞不绝口。原来,李女士与继女因丈夫遗产及债务分配问题争执不休,网格员走访时发现这一情况后,通过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用平台迅速上报至区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迅速组织二次调解,仅用两天时间就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这是铜梁区推行矛盾纠纷“全量归集”机制的生动实践。该区整合110非警情、12345政务服务热线、网络舆情、现场来访等10个渠道,对各类矛盾纠纷线索进行统一登记、集中管理,形成动态更新的“一本账”。在此基础上,按照矛盾纠纷、信访事件、法律服务、民生事项4大类进行精准分流:属于矛盾纠纷的,当日研判后第一时间由区综治中心开展调处或转交镇街综治中心、区级相关部门办理;属于信访事件的,按“信访法治化”流程办理;属于法律服务的,及时为群众开展法律法规释疑解答,为符合法律援助的群众开展援助;对不属于综治中心职能范围的民生事项,引导群众至有权办理的相关单位办理,确保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管、依法办。
四级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把工资的事解决了,不用跑断腿,也不用花钱打官司。”近日,在铜梁区综治中心协助下,劳动者郑某与北京某装饰公司的劳动纠纷得到妥善处理。2024年11月,郑某入职该公司任设计师,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25年4月因项目返工被扣除4000元工资。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立即联系律师协助其与公司协商,最终达成满意解决方案。
这一案例的高效化解,得益于铜梁区构建的“四级联动”化解体系。该区坚持区级统筹、镇街主责、社区主站、网格前哨协同发力,形成上下贯通的解纷链条。区级层面印发《铜梁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运行机制》,建立登记受理、研判赋色、分类流转、依法办理、督办反馈、成效跟踪六级全生命周期递进解纷流程,通过划分“高、中、低”风险等级,分级启动预警处置机制。
基层层面各镇街综治中心因地制宜,结合多元调解“融网进楼”专项行动,打造特色专项调解品牌,建立17个示范调解室,聘请62名调解员。同时创新“六员调解”模式,邀请乡贤、村(社区)书记、基层民警、网格员、驻网格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众认可的第三方参与调解,引入律师、人大代表、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构建起全民共治共享的解纷格局。
跟踪问效,确保化解成效“不打折”
为确保矛盾纠纷化解“见底清零”,铜梁区建立“日研判、周督办、月评估”运行机制:各级综治中心每日对新收集的纠纷线索开展研判,每周跟踪督办调解进度,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复盘评估。通过逐案研判、重大案件专题研判、平安稳定定期研判,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全程可追溯、成效有保障。
今年上半年,铜梁区南城街道居民曹某多次殴打其母亲及两名未成年儿子,拒不配合社区和民警调解,引起街道综治中心的高度关注。经街道综治中心协同社区民警调解处置,依法对曹某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并对两名未成年儿童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告知书》。
案件虽已了结,但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护并未终止。半年以来,南城街道综治中心持续关注该家庭动态,民政、妇联等部门先后到当事人家中了解情况、开展思想疏导,将相关干预与帮扶工作依法落实到位,曹某未再发生家暴行为。
截至目前,全区综治中心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6340件,成功化解26256件,90%以上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2025年全区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民转刑案事件零发生,真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成为现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