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耀”你同行│重庆迎特高压首“烤”,如何“汗”卫清凉?
2025-08-25 09:16:34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5日电 题:“耀”你同行│重庆迎特高压首“烤”,如何“汗”卫清凉?

  作者 余昕垚 何乐 程婧雪

  2025年夏季,重庆迎来特高压入渝后的首个高温“烤”验。热浪扑面中,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源源不断将来自新疆的“绿色电能”输送进山城的千家万户。

  30亿千瓦时!

  40亿千瓦时!

  8月15日3时,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单日最大输送电量近1亿千瓦时,约占重庆全市日均用电量的五分之一。

国网重庆电力“耀红岩”服务队队员在巡视现场。刘青川 摄
图为国网重庆电力“耀红岩”服务队队员在巡视现场。刘青川 摄

  高温还在持续,烈日炙烤大地。

  如何确保这条电力“大动脉”的安全运行?鏖战“火炉”之城,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耀红岩”服务队队员筑成“科技+人力”的双重防线,死死守护着这条电力“丝绸之路”。

  “联防先锋”:张大“火眼金睛”严防死守

  在特高压首“烤”中,“耀红岩”服务队队员传承红色基因,把奋进和奉献融入血脉,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重庆赋能”的使命。

  8月21日21时,随着主控室发出的指令,换流站内的高杆灯、设备区照明灯依次熄灭,换流站设备区被按下“静音键”。运维人员周俊肩膀斜挎着手电筒,手持红外测温仪与记录簿,踏入设备区,开展入夏以来,渝北换流站第11次熄灯夜巡。

  尽管白天被持续炙烤的设备已略有降温,但高温隐患仍潜伏其中。运维人员专注地扫视每台设备,借助红外测温仪捕捉设备异常。“熄灯巡视,能更清晰观察设备放电、发热的微光,这是高温大负荷下查隐患的关键招。”当天的巡视负责人谷坤泉道。

  巡视队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设备区格外清晰,偶尔能听到变压器发出低沉的“嗡嗡”声,仿佛是大地在平稳地呼吸。“重点检查直流场穿墙套管和换流变中性点套管。”一声令下,3台红外热像仪在夜幕中划出红色轨迹。

  “我们由跨专业的骨干成员组成‘会诊组’,通力合作,可对任何可疑发热点开展即时分析研判。”谷坤泉一边巡视一边讲解,熄灯巡视是迎峰度夏期间换流站日常运维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这种特殊的巡视方式,能有效弥补白天巡视的不足,及时发现设备在夜间可能出现的各类隐患。

  “发现-记录-分析-跟踪-复测”,这样的工作模式每天都会在渝北换流站直流场、交流场等核心区域的“地毯式”排查中不断再现,走一趟下来,时间至少是两个小时。零点时分,当最后一组设备检查完毕,谷坤泉已经大汗淋漓,“换流站占地面积大,完成每日规定的‘三巡一测’之后,微信步数排名前几的全是当天值班员。”

  “数字哨兵”:守护特高压“神经中枢”

  “汗”卫山城清凉需要有勇有谋,向“绿”而行,以“质”致远,“耀红岩”服务队的队员们依托智能化护航,正以奋斗之姿奔赴新征程。

  渝北换流站主控楼大厅的数字屏上,正播放着一段动态能源脉络图,虚拟线条从新疆巴里坤途经五省区市,蜿蜒2260公里,延伸至重庆渝北。作为“西电东送”的关键节点,这里每年输送的360亿千瓦时电量中,超50%来自哈密的风电和光伏等清洁能源,有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特高压领域桩桩件件都是大事,从来没有‘差不多’,只有‘零误差’。”运维班班长雷景龙指着实时跳动的输送功率曲线说。

  比起巡视工作深入设备区,后台监盘工作更像是一场24小时不停歇的值守战役。“目前主变压器油温和绕温均处于正常范围!”8月21日上午10点,负责当日监盘工作的运行值班员潘万琦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后台关联信息点表多达20余万条,每一项数据都直接关联着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分量极重。如此高频次、高重要性的信息处理,对监盘人员的实时分析能力和精准研判水平,均提出极高标准。

  作为全站的“神经中枢”,主控室集成了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和负荷调控三大重要功能。阀厅红外测温、远程智能巡视、特高频局放等数十套在线监测系统24小时在线,对换流变、阀厅等核心设备实施“心跳级”监控。

  “在这里,我总算见识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新员工聂诗文感叹道。为确保坤渝直流输送功率严格按照国调当日计划曲线升降,特高压直流运检中心的运维人员每15分钟就需进行一次功率调整。为严控因人员疲惫造成操作失误,值班现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合理安排人员,采取上、下半夜轮班的方式,下班“养精蓄锐”,上岗“严防死守”。

  “设备医生”:开展毫米级“CT”检测

  从“治已病”转“防未病”,需要时刻准备着,更要“明责于心、履责于行”,“耀红岩”服务队队员们在战场中锤炼自我,为重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7月20日,一次检修班检修工李真盯着电脑屏幕上那条微微下沉的曲线,眉头不禁拧成一圈。连续两个月,他抄录的极1某套管六氟化硫压力数据,都比上一次低上一点点,如同充满气的气球,掩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

图为国网重庆电力“耀红岩”服务队队员在高温下巡视。刘青川 摄
图为国网重庆电力“耀红岩”服务队队员在高温下巡视。刘青川 摄

  班组技术分析会上,李真把打印出来的报表分发给众人,“数值还在合格区,但每月检查都降0.01MPa,再跑下去就可能有告警或者闭锁的风险。”话音未落,经验丰富的一次检修专责谢劲松已经戴上安全帽:“走,去现场测!这口气可不能等它漏到报警值。”

  SF6检漏仪的探头在套管密度继电器附近游走,当探针触到法兰接口时,数值突然跳变——“找到了!”李真兴奋地喊道。漏气点比针尖还小,却在众人的放大镜下无所遁形。

  如今再看那条数据曲线,它重新挺拔的弧度里,藏着检修人员趴在设备上观察的专注眼神,藏着工具箱开合时的清脆声响,更藏着电力人“见微知著”的匠心——哪怕只是0.01MPa的微小波动,也休想从他们眼皮底下溜走。

  除了两周一次的专业化巡视,检修人员还需要周期性开展换流变离线取油对比,以及断路器气体、GIS特高频超声、红外监测等专项巡视。他们手持红外、紫外测温仪,沿着设备巡视路线缓缓前行,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一丝不苟地在记录本上写下一个个数据,确保能及时捕捉到设备的任何细微变化,通过“日比对、周分析、月总结”,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与运维人员的例行巡视形成互补,共同保障换流站在高负荷状态下稳定运行。

  “奋战酷暑,时刻准备着!”

  “保供有我!誓当竭尽全力确保特高压“大动脉”在高温下稳健搏动。”

  ……

  以红岩精神为魂,以实干担当为笔。骄阳似火,巴渝大地上特高压保供战斗正酣。采访期间,国网重庆电力“耀红岩”服务队队员们的话,无一不令听者动容,他们用青春热血在特高压迎峰保供的战场上,奋力书写着又一新篇章。(完)

【编辑:杨梦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