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2日电 “妈妈在医院上班时,我在这里和小朋友一起玩,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暑期过半,洋洋(化名)在两江新区人民医院的暑期托管班里不仅学会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还结交了很多朋友。
洋洋的妈妈是该院急诊科护士,往年暑假一到,都在上班的爸爸妈妈总是无暇照顾洋洋。现在,这样的情况有了改变。
2025年年初,“为未成年人提供假期公益托管”首次作为重庆市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两江新区团工委联动新区教育局、社会发展局、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妇联、关工委、公安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在全区27个社区、1所学校、3家企业同步设立托管点位,预计开设174期托管班,服务6-14岁重点帮扶青少年及企业职工、新兴领域等群体子女,覆盖青少年5200人次。
这些托管班通常以免费或低偿的方式运营,主要面向暑假期间家庭看管确有困难的6-12岁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生态环保、创意手工、安全自护、户外运动、爱心助老等多样化课程。
这种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公益托管模式,是两江新区服务青年家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民生品牌。“带娃上班”成为两江新区许多家长的选择。
7月中旬,以“杏林童荫”为主题的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暑期托管班开班,近60名和洋洋一样的医护子女入班。托管班联合重庆市少年宫及专业志愿者团队,定制绘本阅读、创意美术、体育运动等课程,并融入急救知识、健康洗手操等医疗职业特色活动,既满足学业辅导需求,又潜移默化传递父母职业价值。
针对暑期儿童安全事故高发特点,托管班还联合消防、救援机构开展了系列安全培训,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有效提升孩子应急能力。“提、拔、握、压”,在实际操作灭火器后,10岁的宸宸(化名)高呼“我学会啦!”,孩子们还在烟雾逃生演练中掌握了“弯腰捂鼻”技巧。“提、拔、握、压”,在实际操作灭火器后,10岁的宸宸(化名)高呼“我学会啦!”,孩子们还在烟雾逃生演练中掌握了“弯腰捂鼻”技巧。
托管班还延伸教育内涵,带领孩子们走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医院、企业等举办暑期托管班具备天然优势,即场地、人员、管理以及“信任”。在暑假期间,辟出会议室、运动室、“职工之家”等等,来暂时性给托管的孩子使用,并不是一件难事。员工对单位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和信任感,这使得其往往并不排斥把孩子带过来就近托管照看。
今年暑假,全市计划开设公益托管点位1006个,覆盖未成年人超9万人。不少家长就十分关切课程趣味性、师资专业性等问题。
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居民王先生的儿子正在重光小学读二年级,暑假一到,王先生犯愁:“没有空带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希望孩子能在托管班有更多不同的体验。”
今年,王先生所在的人和街道金安社区推出了公益暑期儿童托管班,以全免费的形式为6-12岁儿童提供多元化课程服务。
目前,托管班上午时段以作业辅导为核心,安排教师进行暑假作业答疑、查漏补缺,并每日反馈学习情况。下午则开设多元化素质课程,涵盖科普知识、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手工艺术、阅读分享、安全教育等内容。
在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暑期托管班精心策划了“科技与生活”“自然与环保”“环境与艺术”“大语文”四个主题周的特色系列课程,创新开设“每日剧场”和“童言大视界”环节,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鼓励孩子们关注新闻,化身“小主播”分享自己的见解,进一步锻炼其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