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补链强链 重庆电动车年产量将突破1500万
2025-08-06 16:04:52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6日电 近日,《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出台。《行动计划》提出,计划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实现电动车年产量超1500万辆。这是2024年产量的5倍,展现了重庆的决心和魄力。

  依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深厚基础,重庆推动电动车产业与南南合作深度融合。2024年,重庆电动车产量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9%;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219.75万辆,同比增长58.6%。

  打造世界级智联电动车产业基地

  重庆继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后,又将智联电动车产业作为新的增长极。

  2024年,重庆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二,已集聚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企业,包括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品牌。其中,3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比重达72%。此外,本地配套率超过60%,车架、灯具、仪表等核心部件已实现就近配套。

  智联电动车与传统电动车相比,在技术、性能、安全等方面全面升级。例如,智联电动车配备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语音控制等功能,并支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重庆正通过补链强链,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低碳智能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

  南南合作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国家南南合作为重庆智联电动车“出海”提供了重要机遇。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对绿色出行工具需求旺盛,重庆企业正积极布局。

  2024年,全国电动车出口增长10.7%,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36.5%,其中东南亚市场占比38%。雅迪、爱玛、台铃三家企业出口量占全国58%,重庆正成为智联电动车“走出去”的重要基地。

  其中,东南亚市场是重点目标。印尼政府启动的“油改电”计划要求,到2025年印尼生产的摩托车20%为电摩,并计划2040年起印尼只销售电动二轮车。非洲市场同样潜力巨大,预计到2040年,肯尼亚、尼日利亚等5国电动摩托车销量将达380万至490万辆。比亚迪已与卢旺达企业合作,计划2026年前生产4万辆电动摩托车。

  结合南南合作,重庆持续推动智联电动车产业技术标准和品牌“出海”,并利用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海外建厂,通过合作平台降低贸易壁垒。

  随着新国标的实施,智联电动车在安全、智能化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为产业升级和国际化铺平道路。重庆通过补链强链和全球化布局,正加速迈向年产1500万辆的目标,助力中国智联电动车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