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无人机AI巡检赋能基层治理 助力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
2025-08-05 16:02:57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5日电 题: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无人机AI巡检赋能基层治理 助力打造智慧治理新模式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基层治理正加速向智能化迈进。近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移动”)与合川区渭沱镇携手创新,引入无人机AI巡检技术,重点围绕“暴露面垃圾治理、山林防火巡查、耕地两非整治”三大关键场景,以科技赋能破解传统治理难题,为基层智治注入新能量。

  技术革新 突破传统巡检困境

  传统基层治理中,人工巡检不仅效率低下,且受地形、天气等因素限制,存在诸多监管盲区。例如,在暴露面垃圾治理方面,人工巡查难以覆盖场镇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隐蔽区域,散落的白色垃圾、建筑废料难以及时发现;山林防火巡查中,山区地形复杂,人工巡查耗时费力,一旦发生火情难以及时察觉;耕地“两非”整治中,非法占用耕地建设厂房、私搭乱建等行为隐蔽性强,传统方式难以实现动态监测。

  如今,搭载高清摄像头与AI识别算法的无人机,正以“千里眼”的姿态改变这一局面。它凭借灵活机动、视野广阔的特点,能够快速抵达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不仅可以精准识别各类垃圾,还能利用热成像技术探测火源,并通过多光谱遥感和图像比对技术,实时监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让隐蔽问题无所遁形。

图为无人机开展巡检作业。 重庆移动供图
图为无人机开展巡检作业。 重庆移动供图

  定制航线 精准服务基层治理

  为使技术精准契合治理需求,重庆移动为渭沱镇量身定制了20余条巡检航线。

  在暴露面垃圾治理方面,重庆移动针对场镇商业区、城乡结合部、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规划了“网格化螺旋扫描航线”与“公路垂直剖面航线”,每日对农贸市场、步行街等易产生垃圾区域进行巡航,覆盖公路两侧50米范围的暴露垃圾。

  在山林防火巡查方面,重庆移动结合山林分布和地形特点,制定了重点区域“热成像走廊航线”,火灾高发期还将加密巡航频次,对山谷、山脊线等火险高发区进行定点测温。

  在耕地两非整治方面,重庆移动针对镇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设置了“耕地红线监测航线”,通过多时相影像比对,重点排查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窑、建房、挖砂等违法行为,对疑似“两非”地块进行高精度定位。

  截至目前,无人机已累计巡航1000余架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隐患点320余处。

  高效协同 构建智能治理闭环

  有了精准的巡检数据支撑,治理环节的高效运转便有了坚实基础。无人机AI巡检技术与基层治理各环节高效协同,正构建起完整的智能治理闭环。

图为相关信息被回传至渭沱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重庆移动供图
图为相关信息被回传至渭沱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 重庆移动供图

  当无人机发现异常情况时,会借助5G网络高速传输能力,将现场实时画面和数据回传至渭沱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并将事件推送至“141”基层智治平台,平台根据智能预案自动转派给相关责任部门,处置人员接到工单后迅速处理,并将结果反馈至“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问题全流程闭环管理。

  这一机制让暴露面垃圾从发现到处置的时间周期由传统人工巡检的2天缩短至4小时,山林火险响应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5分钟,耕地“两非”问题识别效率提升8倍,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目前,无人机AI巡检的高效作业已能够满足安全监管、环境整治、违建管控、耕地保护、森林防火、渣土运输管理等多项重点工作的巡查需求,推动基层治理从“碎片化”转向“一体化”,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未来,重庆移动将持续深化无人机AI巡检技术的应用,在不断完善技术方案的同时,积极拓展农田监测、应急救灾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助力打造高效便捷、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也为其他地区基层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范例。(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