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30日电 (肖舒予)7月28日,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组织调研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乡村健康屋”,实地探访这一以慈善力量为支撑、聚焦城乡“三留守”人员康养与发展需求的公益项目。
据悉,2021年以来,在綦江区民政局、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的指导和当地政府支持下,綦江区石壕镇、文龙街道和安稳镇等7个街镇先后建起了“乡村健康屋”站点。2025年,綦江区慈善会以“智能化2.0”模式将乡村健康屋进行全面升级,将其打造为集健康管理、技能提升、心理关爱、数字赋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志愿服务平台。

“最近天气变热,我们主要通过理疗帮助村民补充阳气。”綦江区慈善会“乡村健康屋”负责人吴晓红一边为老人调整理疗仪位置,一边介绍理疗相关知识。
82岁的文婆婆是“乡村健康屋”的常客。她说:“这里理疗、按摩都是免费的,周边的居民都能来,效果很好,我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吴晓红介绍,綦江区慈善会创办的第一家“乡村健康屋”于2021年7月成立,至今已有5年时间。这几年“乡村健康屋”累计收到80多封感谢信和20多幅锦旗。她说,“乡村健康屋”是一个公益平台,让人人都能参与公益,了解慈善。这是一种有温度的实践,不仅为乡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也让大家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美好。
“‘乡村健康屋’的物资一旦短缺,马上就会有人自发补充,前来理疗的居民们也会互相帮忙,这里就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吴晓红说,她原本在重庆中心城区经营理疗馆,得知“乡村健康屋”这个纯公益项目后,便投身其中,一干就是五年,“我越做越投入,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真的离不开这里了。”
“吴老师会定期召开爱心讲解会,讲穴位、食疗和运动知识,我们学到了不少健康知识。”在一旁理疗的黄女士说,吴晓红作为总负责人经常穿梭在几个街镇,为偏远地区的村民上门理疗、带领志愿者开展“健康下乡行”。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乡村健康屋”项目已累计开展健康讲座211场,免费理疗3万余人次,政策宣讲3千余人次,助浴服务1千余人次,发展志愿者约100人,提供上门服务200余次。
重庆市綦江区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说:“只要是乡亲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事,并且要做到他们满意为止。”从万隆村的第一个站点,到如今7家“乡村健康屋”连成的网络,綦江“乡村健康屋”用实践证明,慈善力量能够让善意传播,让乡亲们在互助中找到归属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