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8日电(李冰心)7月25日,媒体调研组走进重庆市南川区,实地探访“慈善+渝快保”项目如何破解“因病致贫”难题,同步见证慈善力量激活辣椒产业带动千户农民增收的惠民新模式。
从“治不起病”到“敢治病”:慈善资金撬动保险杠杆
“透析12年,过去每月做血透要自掏上千元,现在‘渝快保’报销后只花几百块,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今年61岁的李大梅是南川区多年肾衰竭血透患者,她一边展示最新医疗缴费单据一边感慨。
李大梅口中的“慈善+渝快保”项目由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将保险机制引入慈善帮扶,与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慈善+渝快保”社会救助平台,重庆市各区县慈善会自愿参加,为困难群众购买“重庆渝快保”险种,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受益群众的保费资金来源主要为重庆市各区县筹集的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同时,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捐赠资助保费的10%,支持区县慈善会开展“慈善+渝快保”项目。
据悉,该项目2023年在重庆市潼南区进行试点,为患病参保群众赔付44万元。2024年扩大试点至重庆市24个区县,保障群众2.27万名,为患病参保群众赔付346.94万。截至2025年7月,该项目在重庆市36个区县铺开,为2.75万名困难群众送去保障,理赔总金额已高于总参保保费。
南川区慈善会项目负责人张龙齐介绍,2023年底,南川区慈善会为低保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两类人群共471人,购买69元档“重庆渝快保”,保费共32499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惠及409名生病患者,累计赔付金额163万元,赔付率位居重庆市所有实施区县首位。
从“撂荒地”到“致富田”:辣椒地里的乡村振兴
走进南川区庆元镇汇龙村,连片的辣椒地里,火红的果实压弯了枝头。“以前这块坡地荒着长草,看着都可惜。现在靠着慈善项目免费发的苗子和肥料,我带动村里200多户农户一起种了400多亩辣椒,2025年预估产量能达到400吨。”种植户缪小兵站在自家60亩核心示范田边乐呵呵地说。过去两年,他作为南川区慈善会“桑梓辣椒青又红”项目推进人,走村串户宣传慈善项目,无偿为执行单位发放种苗,带领当地农户种植辣椒、提供栽培技术服务。

“去年我和老伴儿在缪小兵的带领下试种了6000株辣椒苗,赚了6千多元,今年预计能挣1万多元。”67岁的留守老人邓腊信一边在地里采摘辣椒一边说,“以前家门口这地荒了好多年,现在种辣椒够我们老两口生活,还能给孙子寄点零花钱。”
2024年3月,南川区慈善会在阿里巴巴公益平台发起的“桑梓辣椒青又红”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在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阿里巴巴公益平台爱心商户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募集项目执行金额204.7万。张龙齐介绍,南川区慈善会按照项目要求推进项目执行,共资助开垦撂荒地167亩,发放辣椒苗198万株,举办各类培训8场次,帮扶1332户椒农种植辣椒3200亩,户均增收1700元。
辣椒的终点并非田间地头,在南川区银盘金棱蔬菜加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将新鲜辣椒制成干辣椒、泡椒等产品。银盘金棱蔬菜加工厂厂长杨乾坤说,“我们加工厂保证所有农户种植辣椒的加工,在按时支付辣椒收购款的基础上,将加工所获20%的利润反哺给农户。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带动周围的农户一起参与、一起致富。”

“慈善资金不是简单发钱,而是构建可持续的帮扶闭环。”张龙齐说,“无论是‘慈善+保险’解决看病难,还是‘慈善+产业’激活乡村经济,核心都是让受助者成为参与者,最终实现自我造血。未来,我们将持续把更多慈善资源转化为防返贫的安全网、增收致富的产业链,让南川经验惠及重庆市更多困难群众和乡村家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