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立德铸魂育时代新人 强基优教建教育强区|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以“红色密码”解锁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7-24 13:54:11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4日电 在重庆市长寿区,矗立着一所走过121年风雨的“宝藏小学”——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这里不仅回荡着琅琅书声,更涌动着一抹亮眼的“党建红”。该校以“党建+”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党建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近日,记者走进该校,探寻其以“红色密码”解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追寻先烈,铭记峥嵘史迹”研学活动。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供图

  破瓶颈,立支柱:“345星光领航”强师筑根基

  面对集团化办学形成的“一校三区”扩容格局,如何确保师资队伍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成为摆在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面前的关键课题。该校党委书记李勇表示,“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精心构建‘345星光领航’工程,有效破解教师成长断层问题。”

  该工程以“三课铸魂”强根基。班子成员讲“领航”党课,强化思想引领和政治导航;青年教师上“先锋”课,打造体现时代精神和学科特色的课程;骨干教师展“示范”课,实现党建与教学能力双提升。学校通过“四微聚力”促实效。党建引领微宣讲、重大改革微变革、专业成长微分享、服务师生微心愿。“四微聚力”涵盖了从宣讲到变革、分享以及服务师生等多方面内容,于细微处彰显党建温度与力度,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推进“五维立德”润心田。协同党建立德、文化润德、课程育德、规则束德、榜样传德,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的立德树人体系,筑牢学生思想道德根基。

  系列举措下,教师队伍活力迸发,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榜样教师”等荣誉,年均市区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超13名,承担课题和发表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师德师风建设和家长满意度也同步提升。学校累计获国家级荣誉20余项。

  

图为该校全国优秀教师余倩开展示范课。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供图

  融血脉,润心田:三维课程厚植家国情怀

  如何让百年老校积淀的红色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学校立足百年老校的红色底蕴,构建起"课程-活动-实践"三维一体的全方位红色育人格局。

  学校重视课程育人,开发《红色故事宣讲》《党史微课》等特色思政课程,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晨诵读本》等特色校本教材,以生动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累计覆盖学生6000人次,覆盖率达67%。5项课例获评市级优秀思政课例。

  学校创新活动育人,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展红色儿童剧展演,年均编排十余场“红色课本剧”,开展“党史少年说”宣讲活动。

  学校深化实践育人,依托“少年党校”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4000余名学生赴渣滓洞、白公馆等红色基地研学,深度参与区域“红岩铸魂”工程,强化实践育人成效。

  此外,作为重庆市首批百所党建双创示范校,学校通过“七彩德育”等党建品牌建设,推动红色育人全链条建设,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图为红色儿童剧《孩子剧团》。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供图

  铸师魂,守底线:四维培育锻造过硬“生力军”

  如何确保青年教师这支“生力军”既业务精湛又清正廉洁?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立足百年积淀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匠人精神,提炼出“清、正、长、实”的新时代师德传承体系,成功打造“清廉学校”党建品牌。

  学校实施“红色铸魂”工程,通过“双培养”机制,3年间培养近20名党员成长为市、区级骨干;组织党员教师赴红岩革命纪念馆等开展实践教学7场;利用多媒体平台连载优秀教师年度叙事36期,形成“指尖上的师德课堂”。

  推进“绿色赋能”计划,构建“三阶培养体系”,新苗期“双导师”培养,新秀期教学比武,新锐期组建名师工作坊,形成“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的培养链条。

  建立“金色护航”机制,构建“三维动态”评价体系,将师德、教学、科研纳入指标;绘制青年教师“成长云图”,为35岁以下教师建立6项指标成长档案,实现专业发展可视化追踪。

  学校常态化开展“师德健康体检”,组织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筑牢廉洁防线。同时,打造“一廊一室一墙”清廉文化阵地,在清廉文化长廊展示师生廉洁书画作品,在教师书吧设立“清廉专架”,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

图为师德师风承诺书签订仪式。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供图

  面向未来,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党建“红色引擎”,以“走在前、作表率”的担当,深化教育改革,拥抱数字赋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长寿建设教育强区贡献一小力量。(完)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