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八载“荣盟之春”托举求学梦——民盟荣昌总支部精准照亮42名学子成长路
2025-07-23 14:27:01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3日电 “唐老师,我被录取了!多亏您和老师们帮我选的学校和专业!”2025年盛夏,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受助学生小赵,第一时间将喜讯报告给民盟荣昌区总支部委员唐萍。这样的报喜电话,已成为“荣盟之春”助学工程每年七月最动听的旋律。

  自2017年启动以来,由民盟荣昌区总支部倾力打造的“荣盟之春”助学工程已走过八年历程。截至2025年,该项目累计精准资助学生42名,筹集社会资金58万元。其中,37名学生已成功升入高等院校,12名受助学子完成学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轨迹。

  精准滴灌:从经济资助到人生导航的全程守护

  “荣盟之春”的核心在于构建了从高中到大学、从经济支持到成长规划的全周期帮扶体系。每年,民盟荣昌区总支部联合荣昌中学,严格遴选10-12名家境困难、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提供每人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助学金,确保他们安心求学。对于成功考入大学的学生,项目继续提供2000-4000元不等的升学资助,缓解大学初期的经济压力。

  同时,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民盟荣昌区总支部发挥盟内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优势,组织盟员为高三受助学生提供“一对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盟员利用专业知识和信息资源,结合学生兴趣、特长、分数及家庭实际,精心分析院校专业、研判录取趋势、优化志愿方案,将志愿填报转化为一场至关重要的人生规划启蒙课。

  践行传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在荣昌的生动注脚

  “荣盟之春”的八年坚守,是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优良传统的基层实践典范。项目不仅提供物质资助,更注重受助学子的全面发展与品格塑造。盟员们与受助学生“一对一”帮扶建立长期联系,关注他们的学业进展、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总支委员唐萍等骨干盟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学生家庭,或通过电话、网络进行谈心交流。

  在助学金发放仪式等场合,民盟荣昌区总支部主委、荣昌区政协副主席程昌耀等盟组织负责人勉励学生,要珍惜机会,刻苦学习,同时强健体魄、涵养品德、参与实践,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据悉,项目积极整合资源,与荣昌区慈善会、建设银行荣昌支行等单位建立合作,形成了“党派牵头、盟员带头、社会参与”的有效模式,将民盟的社会影响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帮扶力量。

  爱心反哺: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的温暖循环

  八年耕耘,“荣盟之春”结出了丰硕果实,更见证了爱的传递与升华。受助学子们不负众望,相继考入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2024年高考,受助学生小李、小陈、小蒋等再次以优异成绩叩开重点大学之门。更令人欣慰的是,首批受助学生已开始反哺项目、回馈社会。一位已工作的受助学子在给总支的信中写道:“‘荣盟之春’不仅给了我经济支持,更教会了我感恩与责任。我将尽己所能,帮助更多像我曾经一样需要帮助的弟弟妹妹。”部分毕业学子已开始通过捐赠或参与志愿活动等方式支持项目,形成了良性的爱心循环。项目还创新设立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帮助受助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赚取生活费,培养其自立自强的精神,完成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蜕变。

  根系荣昌:持续深耕服务地方民生

  “助学育人、回馈社会”是“荣盟之春”始终坚持的宗旨。它深深扎根于荣昌大地,精准对接地方学子的迫切需求。 民盟荣昌区总支部与当地学校、社区紧密合作,通过家访、校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困难学生家庭情况,确保帮扶精准有效。

  程昌耀表示:“‘荣盟之春’是荣昌民盟服务社会、关注民生的重要窗口。我们将继续汇聚力量,扩大覆盖,深化内涵,让这个品牌在助力荣昌学子追梦圆梦的路上发挥更大作用。”(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