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非遗瑰宝!重庆师范大学“同心圆”社会实践团走进垫江寻根续文脉
2025-07-15 15:51:33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5日电 为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近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走进垫江县,先后探访中华仙草园与大石竹编馆,在中医药文化与竹编技艺的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青春之力续写文脉传承新篇。

图为实践团与中医合照。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供图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拜访了一名83岁高龄老中医,仔细聆听了他的分享。他以独到见解阐释了中医的科学内核,解析了五行生克的数理关系、九宫八卦的平衡规律,揭示中医与数学的内在联结。针对大学生群体,他还分享了热量限制、优质睡眠等五大养生要点,让传统医学智慧融入青春生活。
带着对中医智慧的深刻感悟,实践团走进了垫江县中华仙草园,继续探寻中医药文化的实践密码。
在导游带领下,成员们重点探秘了“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这种生长于海拔1600米山地半阴湿岩石上的珍稀药材,对环境极为挑剔。”导游介绍,面对种植难题,园区通过精准把控温度、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因素,在园内模拟野外环境,将幼株附生于树木之上,让成员们深深折服于中医药种植的创新智慧。

图为实践团体验中药香囊制作。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供图
垫江县大石竹编馆内,在第六代竹编非遗传承人赵向阳大师的引领下,实践团开启了竹编非遗的探索之旅。赵向阳介绍,为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馆内已开创研学基地,通过让年轻人亲手体验编织,播撒传承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非遗竹编。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供图
在实践环节,成员们围坐工作台,在竹编师傅指导下拿起纤细竹篾编织竹篓。竹篾在手中交叉缠绕,逐渐成型的作品虽形态各异,却都承载着成员们对匠心的体悟。“每一根竹篾的穿梭,都是与传统的对话。”一位成员感慨道。(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