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2日电 (祁伟伟)202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八部门在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2022年秋、2024年春,重庆市酉阳职教中心迎来教育帮扶的两批同志。2023年底、2025年7月,两批帮扶团队成员以全部考核优秀的成绩圆满完成帮扶任务。
跨越山河,帮扶火种点燃武陵
杨登山在山东东营职业学院任智能建造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学校项目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来酉阳职教中心担任党委副书记、校长。他肩负使命而来,坚持“四个提升”目标,按照“三个坚持”“三个用”“十个不”“五个着力”“十项任务”工作思路,带领帮扶支教团队积极开展工作,将山东职教的先进理念与山东干部的实干作风、奉献精神,深深扎根于武陵山区的土壤之中。
杨登山把酉阳当第二故乡,既来之则安之,既安之则干之,三年来吃住在校,以校为家,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回家探亲,从早上天蒙蒙亮到万家灯火的夜晚,从教室到学生寝室,从实训现场到工程现场,师生们经常看到他出现在学校的角角落落,从学校规划蓝图擘画到核心课程体系重构,从青年教师手把手培养到教学能力大赛悉心指导,从实训基地高标准建设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深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常华、刘海港、张淑红、施英超是来自山东广饶职业中专的帮扶教师,其中常华、张淑红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施英超担任德安处副主任、班主任。刘毅、蒋惟劼、姜维海、李金容是来自重庆市两江职教中心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教师,其中刘毅担任总务处副主任、蒋惟劼担任体卫艺处副主任,他们两个连续参加了两届帮扶工作。
另外,从山东东营职业学院来支教的吴伟担任总务处副主任,从山东垦利职业中专来支教的赵高全老师担任专业课教学。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夙夜在公,以校为家,积极完成教学任务、管理任务、传帮带任务和校际联系任务,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人才帮带、桥梁纽带、发展智囊作用。
燎原之势,三年淬炼的“八维裂变”
从山东东营、重庆主城到武陵山腹地的重庆酉阳,教育援助的纽带跨越山海,将先进地区的教育理念与偏远山区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帮扶团队坚决扛起“组团式”帮扶政治责任,按照“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师队伍能力明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四个提升目标,把山东东营、重庆主城教育管理的成功实践带到重庆酉阳。
酉阳职教中心切实用好用活“组团式”帮扶资源,努力实现先进理念植入、先进管理经验落地、先进教育教学制度生根发芽,不断强化本土“造血”功能,培育培养本土专业教育人才,激发教职工内生动力,多措并举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是传承创新先进办学理念。修订、新订学校章程等制度91项,提出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定位、发展愿景、办学宗旨、发展方略、发展之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在项目建设、教学与就业等方面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酉为”文化品牌,形成了学校今后高质量发展的“15个导向”“14条原则”“8个更加注重”“5大目标”,明确了今后学校发展的方向、原则和要求。
二是学生管理发生了根本好转。创新性提出了“三自四育五彩六化”德育体系,实现一日常规标准化、一切活动有序化、服装穿着统一化、早操早读激情化、内务管理军训化、手机使用规范化。激情早操、激情早读、优美课间操、公寓标准化管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校园没有垃圾桶等成为学生管理亮点,学生的素养整体提高。
三是高考升学取得跨越式突破。通过狠抓尖子班、带动重点班、促进平行班、影响就业班,学风教风校风根本改变,高考升本人数逐年提高,2025年职教高考再创新高,比三年前同比增长247.4%,实现本科上线人数、本科录取人数、公办本科录取人数、重点本科录取人数4个指标三年三连升。
四是项目建设取得突出成绩。优化专业设置,停招2个专业,新增3个专业,建设市级优质专业3个,荣誉称号、项目、课题、比赛及评比获奖国家级10项、市级100余项,获批综合高中、中职教育分类发展职普融通试点,顺利通过办学条件达标和市级“双优计划”验收。
五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积极参与产教联合体、共同体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开展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共建市级“酉为”服装产业学院,积极开展校内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专项能力考核和各种社会培训,与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点——花田乡何家岩村实施“党建+乡村振兴”项目,毕业生就业率98.63%,专业对口率85%,用人单位满意率99%以上。
六是干部教师队伍风清气正。不断优化部门设置,持续开展“铸师魂、扬师德、树师表、正师风”主题教育,重新修订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办法,开展八大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梯队培养,培养校级骨干教师42名、专业(学科)带头人15名、专业(学科)组长29名,81人获“双师型”教师认定,获评市级五一劳动奖章、骨干教师、技术能手等11人次。
七是特色品牌亮点纷呈。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摆手舞的展现和传播形式,将其改编为“酉阳土家摆手操”和“课前摆手操”,荣获酉阳自治县2025年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高中组第一名。学校蹴球队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邀请赛、锦标赛等,共获7金5银7铜优异成绩。作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建成急救教育培训基地,开发课程和教材,面向全县开展急救教育。
八是办学条件得到重要改善。2022年以来,共计申请鲁渝协作等资金5000万元,用于实训设备提档升级、运动场地和消防系统改造、办学条件达标、校舍墙面维修等办学条件改善,建设了文化长廊、园林专业景观实训基地,学校设施先进、绿树红墙、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正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学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不仅促进了学校发展,也在全县教育界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酉阳职教中心被誉为酉阳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连年获得县委县政府表彰,被评为全市职业教育特色育人先进单位等,在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组织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会作交流发言。
山河相赴,使命必达
今日的酉阳职教中心,一草一木皆烙印着齐鲁与山城儿女的深情。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的校园建筑红色外墙,穿梭于校园里温馨雅致如时光隧道蕴含绿意与书香的文化长廊,实训室里轰鸣的机床,学生手中闪光的奖杯……无不见证着这场跨越千里的匠心接力。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当山东与重庆主城的云拂过武陵的山,那些被点燃的生命,正以燎原之势照亮更远的远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