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两江新区数字化赋能防汛救灾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2025-07-10 19:07:3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0日电 7月8日至9日重庆遭遇强降雨“袭击”,防汛救灾工作成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积极发挥数字化优势,全方位统筹防汛工作,为应对强降雨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感知设备智能预警 实现内涝点立体监测

  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依托已接入的30余万个各类感知设备,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感知网络。这些设备涵盖物联网传感器、监控探头、环境监测设备等,如同城市的“神经末梢”,实时收集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实现了对城市内涝点的全方位、立体化跟踪监测。

  例如,在云竹路、金通大道等8个易涝区域,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实感知水位变化,并将数据实时上传至“城市内涝治理”应用。一旦水位达到预警阈值,系统立即自动触发告警,向区治理中心驾驶舱推送风险提示信息。这种智能预警机制,极大地提高了防汛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风险点精准落图巡检 支撑现场态势感知

  两江新区聚焦突出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领域,对风险点进行全量梳理并精准落图。通过将风险点与感知设备、风险预案、体征指标、管控责任人等进行关联,在本轮强降雨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落图的风险点快速调取周边视频监控,开展巡检工作。

  以翠云立交内涝点为例,强降雨期间,值班员依托风险一张图开展24小时视频巡检,通过快速定位风险点,调取关联感知设备画面,及时发现翠云立交附近发生的内涝险情,随即开展分析研判,调度区级部门、属地街道协同处置。

  多部门协同响应 构建快速实战工作体系

  为实现快速响应,两江新区推动城管、消防、公安、应急等与城市运行和治理密切相关部门的业务专网和指挥人员入驻治理中心,并与新区值班室合署运行,构建起一体调度的快速实战工作体系和7×24小时线上线下值班机制,确保应急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全天候快速应急响应。

  同时,两江新区扎实开展智能预案梳理配置,聚焦城市高频高发事件配置了1600余个智能预案。当出现险情时,事件能够一键触发、智能分派,实现突发事件的精准高效指挥调度。

  多渠道收集险情 高效协同处置

  在收集险情方面,网格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手机端,对收集到的突发事件和民情社情等进行实时上传。这些信息经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研判分析后,上报至区治理中心,进而调度区级部门协同处置。

  此外,市民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基层智治”,便捷地向所在街道社区反映突发事件线索。

  两江新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重加强感知设备智能分析和算法建设,通过提升感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使其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分析各类风险隐患,为防汛决策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数据支持。(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