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助力新就业群体“轻装上阵”
2025-06-30 14:16:15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30日电(陈鑫)“大家辛苦了,夏季高温天气,一定要多到服务驿站休息。”近日,重庆两江新区汇通路上的金山街道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旁,金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刚正为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劳动者送上清凉物资,毛巾、饭盒、水杯、遮阳伞……领过物资的劳动者们喜笑颜开。

  今年以来,从新建首个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功能型党组织,到新建多个新就业群体专属服务阵地,从送物资到送服务,金山街道聚焦新就业群体不断推出关爱措施,着力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服务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这一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图为金山街道为新就业群体“送清凉”。陈鑫 摄
图为金山街道为新就业群体“送清凉”。陈鑫 摄

  用“城市温度”彰显“服务力度”

  临近中午,金山街道栖霞路上电动摩托车穿梭,外卖送餐员进入了一天工作高峰期。外卖送餐员林栋在配送完一单任务后,熟练地把电动车停到路边充电,走进金山街道惠民食堂用餐。

  “以前想充电可不容易,得骑到一公里多以外,自己吃饭又不方便了。”林栋说,路边充电位建得很好,既能就近在惠民食堂优惠用餐,还可以趁吃饭休息的时间充会电,休息好了可以继续接单。

  与此同时,在民心佳园社区F区,外卖送餐员赵勇波提着餐盒熟练地便找到了49栋楼。赵勇波说,民心佳园小区各楼栋外观相似度极高,能快速找到对应楼号,离不开便民导视牌。

  记者在民心佳园各小区看到,入口处便是醒目的小区总平面图,继续前行,能在各个路口看到导视牌、方向指引牌等。小区里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设施,却大大提升了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的工作效率。

  “我们梳理出新就业群体停车难、充电难、休息难、用餐难等一系列需求,逐项推进解决。”金山街道党的建设办公室主任彭亚婷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金山街道在栖霞路、金渝大道、金童路、民心佳园等地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超150个,新增停车位近500个。此外,该街道还新建“司机之家”3个,推动20余个新就业群体专属服务站点“直上云端”,劳动者通过“服务地图”小程序就可以就近到站点享受优惠就餐、喝水、充电、休息等服务。

  宜家家居门前的“搓板路”变平了,网约车及社会车辆进出更便捷;砂之船奥特莱斯附近的路灯更换了,外卖送餐员“走夜路”更加安全……随着金山街道“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友好场景”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爱。

  用“多元服务”畅通劳动者“发展之路”

  网约车司机、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员……在今年5月开展的金山街道新就业群体专场招聘会现场,街道联合辖区企业带来10余类500余个新就业岗位,吸引不少居民到场咨询。

  友好,不仅是休息时的关爱,奔跑途中的便捷,更体现在对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的支持。2025年,金山街道将“开展新就业群体招聘会、就业技能培训”列为街道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努力为这一群体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上半年,金山街道推出人工智能、美妆、电商等6期免费技能培训课程,近200人在课上习得一技之长。

  在金山街道各社区学院,手工文创、AI、手机摄影等公益课程,让劳动者在工作之余有了提高自己的平台与途径。在金山街道心理服务中心,劳动者们还可以参加“艺润金山”项目推出的各类心理培训、心理咨询,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为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后顾之忧”,金山街道还在寒暑假期间推出丰富的公益托管服务。今年6月初,随着社区公益托管班报名开启,民心佳园社区居民伯磊第一时间为自己的四个孩子报了名。“孩子在假期的学习、安全问题一直让我非常头疼。多亏有公益托管班,孩子们有朋友一起玩耍学习,大人也可以放心工作。”伯磊说。

  据了解,今年暑假期间,金山街道将在各社区及商圈开设5个暑期托管班,服务近300名青少年儿童,有效解决新就业群体“看护难”问题,让新就业群体“轻装上阵”。

  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共建者”

  新就业群体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金山街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活跃在社会治理一线,或参与反诈宣传,或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或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肖勇是活跃在奥园社区的一名外卖送餐员,他的另一重身份则是社区反诈志愿者。在工作时,肖勇会将一叠社区反诈宣传单放在车上,带到各个餐馆、超市,扩大社区反诈工作覆盖面。

  在金山街道辖区企业中粮可口可乐重庆厂,也有不少货车司机有着志愿者的“双重身份”。自2021年金山街道牵头成立“益企爱”志愿服务队后,中粮可口可乐重庆厂的货车司机们会将一箱箱清凉饮料送到辖区“劳动者港湾”,供其他劳动者饮用,又或是参与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为居民讲解环保知识。

  “李奶奶,我是小熊,我们又来看望您了。”在民心佳园社区,常能看到熊艳春穿着红马甲穿楼过巷服务空巢老人的身影。熊艳春是一名外卖送餐员,也是民心佳园社区“幸福来敲门”项目的兼职社工,在社区工作已有四五年。在不少老人眼中,她热情周到、服务细致,送餐、取药、策划活动样样工作都不含糊。在金山街道各社区,还有不少像熊艳春这样的新就业群体,通过兼任社工或志愿者的方式,为基层治理发光发热。

  日前,重庆市委社会工作部出台《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打造一批典型示范的具体措施》,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金山街道正依托新就业群体成立志愿服务队,引导他们在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平安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真正融入城市发展的脉搏。(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