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5日电 题: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跑” 焕发内陆腹地开放新活力
作为连接“一带”和“一路”、支撑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日益成为加快内畅外联的开放通道、发展通道、战略通道。在推进这一重大工程建设的进程中,重庆正奋力扛起使命担当,服务开放大局,扎实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为国有大行在渝分支机构,近年来,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区域发展导向和总行战略规划,充分发挥工银集团全球化、一体化经营优势,通过境内外的高效联动,全力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外开放经济建设,不断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强化信贷保障 推动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交通互联互通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是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支撑。工行重庆市分行用足用好总行基础设施扩大授权的优惠政策,持续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相关项目融资支持力度。
截至目前,工行重庆市分行围绕重庆市东南西北四向开放通道,已先后为60余个涉及铁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2024年末相关融资余额超过800亿元,重点支持了西昆高铁、渝湘高铁、渝湘高速、无水港等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大项目和德邦西南总部冷链服务基地、申通西南地区总部、中艺莱佛士仓储等东盟物流基地建设重大项目。
在关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工行重庆市分行进一步提升对通道相关企业的金融服务质效。针对通道运营所涉及的物流企业,加大物流基地项目融资支持和日常流动性融资支持,2024年末为物流企业提供的融资余额约40亿元。针对通道中流通的商贸企业,加强贸易项下融资支持,2024年末为商贸企业提供的融资余额超百亿元。针对小微企业,开展跨境贷等场景运用推广,追溯交易链条,进一步对接好上下游融资需求。
强化科技赋能 助力数字通道创新突破
4月15日举行的重庆市深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全方位提升数字通道贯通实战能力,高水平建设“通道大脑”,坚持急用先行谋划打造重大应用场景,加快推动航运贸易区块链改革,全面提升智达运输、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水平。
近年来,工行重庆市分行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积极拓展线上渠道推广运用,全方位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如,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运用“服务贸易税务备案信息银行核验”、“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等场景,提升对通道相关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效率;依托“单一窗口”、企业网银、电子交易平台等线上服务渠道,帮助相关企业降低脚底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推进“跨境易融”数字金融服务平台试点落地,实现“银行服务”融资场景业务落地。
与此同时,工行重庆市分行聚焦铁路运输跨境贸易中的痛点、难点,积极探索铁路运输单证、多式联运“一单制”等金融服务创新。
2017年,该行开立了全球首单以“铁路提单”作为运输单据的进口信用证;2022年,实现了多式联运“一单制”项下进口信用证业务突破,并入选川渝两地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2024年,实现了“铁路提单”进口T/T融资业务突破。截至2024年末,该行已累计办理铁路运输单证信用证及融资近亿元。
强化专业优势 深化跨境金融协作互通
得益于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工行重庆市分行充分发挥跨境业务优势,持续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外汇收支、资本项目外汇收支等便利化政策的运用推广,助力打造便利化的金融服务环境,满足企业跨境贸易及投资的多元化金融需求。2024年重庆市获批开展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成为中西部首个获批开展该项试点的城市。工行重庆市分行首批获得试点银行资格,持续加强优质企业对接服务,推动试点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目前已办理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业务数百亿元。
此外,工行重庆市分行持续加强境内外沟通协作,建立境内外机构常态化联系机制,进一步深化跨境金融协作互通。通过培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朋友圈”,整合境内外渠道、资金、产品、信息,为通道建设和相关企业提供本外币一揽子跨境金融服务。同时,该行积极参与中新金融峰会、西洽会、智博会等国际性活动,展示工银集团国际化经营成果,助力区域国际金融合作影响力提升,进一步展现了运用境内外资源、参与跨区域跨境协作、推进通道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跨山越海架“金桥”,开拓创新谋发展。下一步,工行重庆市分行将继续立足自身定位,更好发挥国有大行作用,持续用好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这一跨区域、跨境协商平台,发挥自身优势、聚焦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贡献更多金融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