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3日电(李毅)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兴趣爱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推动幼儿优秀品质形成的“引擎”,积极探索环境、课程、活动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育人模式,引导幼儿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幼儿从小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该幼儿园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坚信环境育人。一是完善润物无声的物质环境。在走廊、楼梯增补幼儿自己表征的党建文化元素,让建党精神绘声绘色、相得益彰;开设扎染坊、绣坊、陶泥坊等功能室,绘本馆投放大量传统文化绘本和红色绘本;班级环境创设融入青花瓷、剪纸等中国元素;区域活动投放造纸术、手工面坊、编织等操作材料。传统文化、家乡文化元素被有机渗透到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支持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经验的生长。二是营造仁爱包容的人文环境。教职工主动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涵养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以尊重、接纳、关爱的态度引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鼓励家庭营造崇尚清廉、勤俭节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氛围,传承优良家风,家长保持慈爱关怀、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支持幼儿在亲子互动中传承家教文化。幼儿园通过教学设备等硬环境建设和教风学风等软环境建设,寓教于景、寓教于情,让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童心。
幼儿园以传统礼仪、传统节日节气、本地传统文化、哲学启蒙四大维度为主线,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打造“生动鲜活”的实践载体。传统礼仪课程围绕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四大主题,将传统礼仪规范融入日常互动,设计了15个项目主题活动。传统节日节气课程以四季轮转为脉络,设置“春醒・万物生”“夏长・万物秀”“秋收・万物藏”“冬蕴・万物息”四大主题模块,规划25个项目主题活动,让幼儿沉浸式感受文化与自然的交融。本地传统文化课程聚焦本土技艺、本土艺术、本土民俗三大主题,生成20个项目主题活动,让本土文化在幼儿的创意表达中活灵活现。传统哲学启蒙课程遵循幼儿认知规律,分层设计了小班“神话的逻辑”、中班“寓言的悖论”、大班“科技的未来”三大主题模块32个主题活动,将古老智慧转化为幼儿可感可用的生活经验。近几年幼儿园汇编《传统文化成果集》3本,15个案例入选教育部即将发行的专著,出版《四季流转绘童年——幼儿园传统节日节气活动设计精选》一书,多篇经验文章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

该幼儿园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多途径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效果。一是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每周升旗仪式上,教职员工、家长代表、社区工作者轮流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各班级围绕传统文化进行节目展演,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二是开辟启蒙故事大专栏。幼儿园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启蒙故事会”专栏,每周由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家长代表、幼儿代表轮流讲述优秀传统故事,诵读中华经典诗词,引导幼儿初步建立文化自信。三是搭建传统活动大舞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家园社协同开展祭扫先烈、手包粽子、制作月饼等班本活动、园本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感恩”“爱国”“孝道”等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学第一课、庆中秋国庆活动先后被央视新闻频道、中央国际频道和央视综合频道报道。

下一步,云阳县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将继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让文化自信的种子栽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