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2025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孙开俊:以党建铸魂 用实干作答
2025-04-30 16:06:57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30日电 题:孙开俊:以党建铸魂,用实干作答

  作者 丁会

图为孙开俊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图为孙开俊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在西南能源版图中,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下称“重庆气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稳定的天然气供应,照亮了川渝地区的万家灯火,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重庆气矿党委书记,孙开俊始终以“国之大者”的担当,在能源保供、绿色转型、民生服务的战场上勇挑重担,引领着企业在能源保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2025年,在重庆市总工会发布的年度“五一”表彰名单中,孙开俊脱颖而出,荣获“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成为新时代能源战线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注脚。

  坚守初心:夯实政治根基“压舱石”

图为孙开俊在生产现场开展检查调研工作。郑元涛 摄
图为孙开俊在生产现场开展检查调研工作。郑元涛 摄

  2023年初,孙开俊履新重庆气矿党委书记时,恰逢能源保供与转型攻坚关键期:老气田稳产承压、民生用气需求激增的双重挑战下,如何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成为亟待作答的时代考题。

  在实际工作中,孙开俊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认真落实闭环工作机制。在以孙开俊为班长的气矿党委带领下,2024年重庆气矿成绩显著。天然气日产量时隔8年再上千万方,天然气直销量首次突破百亿方,地质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业务持续拓展,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环保形势整体平稳,改革发展动力强劲,在保障能源安全上尽显担当。

  孙开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的深刻内涵,让政治忠诚成为重庆气矿全体干部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

  党建赋能:点燃发展引擎“红色炬”

图为孙开俊在2025年工作会暨五届五次职代会、五届四次工代会现场。郑元涛 摄
图为孙开俊在2025年工作会暨五届五次职代会、五届四次工代会现场。郑元涛 摄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孙开俊将这一理念深植油气开发实践,以“党建+业务”双向赋能破解发展瓶颈,为气矿注入强劲动能。

  在攻坚技术中,他创新推行“党建项目领办”机制,建立“党委定题、支部领题、党员解题”闭环体系。党委委员“揭榜挂帅”组建突击队,在页岩气攻关、储气库建设等关键任务中勇挑重担,推动天然气产量连创新高。

  为打破协同壁垒,他推动建立“三个+”工作机制:“机关+基层”解业务难题,“企业+高校”攻技术难关,“企业+地方”破协调困境,以党建共建平台助推高质量发展。同时牵头成立西南油气田首个党建协作区,联动5家单位构建“1357”共建机制,实现成员单位资源互通、人才共用、成果共享,为区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文化建设上,他着力打造气矿“气聚巴渝党旗红”党建品牌,系统推进“志气文化”研究,培育独具气矿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为气矿长远发展筑牢文化根基。

  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攻坚智能气田建设,持续以党建赋能,书写新时代能源领域的“红色答卷”。

  深化改革:敢啃发展难题“硬骨头”

图为孙开俊组织机关部门、基层单位开展作业制度改革研讨。邓疆湘 摄
图为孙开俊组织机关部门、基层单位开展作业制度改革研讨。邓疆湘 摄

  “改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在重庆气矿深化改革专题会议上,孙开俊的话语振聋发聩。面对老气田管理机构多,人均劳效低等难题,他以“敢动奶酪”的魄力,带领团队打出深化改革“组合拳”,推动老气田焕发新生机。

  2023年,孙开俊以“三定”改革为突破口,掀起组织效能革命。他带领相关业务部门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将气矿机构数量从51个压减至38个,压减比例达25.5%,定员编制压减14.7% ,推动优势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改革后,管理体系扁平精干,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员结构更加优化,为后续改革筑牢根基。

  作业制度改革中,“三班两运转”推行遭遇重重阻力。面对员工质疑,孙开俊带头下沉一线,组织20余场座谈会,从安全生产形势、企业效益提升、员工职业发展等维度系统阐释改革逻辑,用数据对比讲透“安全账”“效益账”“发展账”,同步对接地方人社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最终实现“员工减负、企业增效、管理提能”的多赢局面。

  成本管理上,孙开俊提出“党建+阿米巴”融合路径,细化经营单元至班组。在他推动下,卧龙河集气总站等试点成效显著,垫江作业区全年增产天然气600余万立方米,降本超50万元,“人人都是经营者”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智能气矿”建设、新能源业务布局等新任务已启动,他正带领团队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继续书写改革新篇。

  人才强企:锻造能源转型“先锋队”

图为孙开俊为重庆气矿“十大杰出青年”颁奖。郑元涛 摄
图为孙开俊为重庆气矿“十大杰出青年”颁奖。郑元涛 摄

  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孙开俊以“搭平台、强机制、树导向”为抓手,构建全链条技能人才培育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他创新推行“双导师制”,为新员工配备技术与技能“双引路人”,通过“传帮带”机制实现技能高效传承,新员工转正上岗率达100%。通过建立“阶梯式”人才选拔机制,聚焦数字化转型、页岩气开发等领域人才需求,2024年定向遴选培养大批高技能后备人才,其中35人晋升技师及以上职级。该机制有效激发队伍“比学赶超”活力,为重点领域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在激励机制创新中,他推动建立创新创效、现场解难、技艺传承与薪酬体系深度绑定的“三个挂钩”激励机制,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专家工作室等平台,近两年攻克生产难题38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30余项、国家专利89项,多项技术填补页岩气领域空白。

  孙开俊主导编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将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把“大国工匠”培育纳入党建重点任务,确立“党建引领+技能提升”双轨培养机制。通过这一系列创新模式,成功孵化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竞赛金牌选手等标杆人物。

  重庆气矿连续承办国家级、地区级职业技能竞赛,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采气工大赛中勇夺2金2铜,揽获各级大赛奖项30余个,11名选手破格晋升技师。累计向页岩气开发、储气库建设、“一带一路”海外项目输送超百名技术技能人才,其中20余人投身土库曼斯坦等国际能源合作项目,为国家能源建设重点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让每一滴汗水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养分。”如今,这支由孙开俊精心培育的能源“技术铁军”,正以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征程上书写新时代的工匠答卷。

  民生担当:书写民生福祉“暖心卷”

图为孙开俊在“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展销会现场。 邓疆湘 摄
图为孙开俊在“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展销会现场。 邓疆湘 摄

  孙开俊将民生福祉作为企业发展的试金石,以“保供稳民生、帮扶促共富、平安护和谐”为主线,构建起企业与社会的温暖联结,让发展成果惠及万千群众与企业员工。

  在能源保供“主战场”,他牵头构建“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科学调度”冬供矩阵,与上下游企业、地方政府建立“日对接、周协调”机制。去冬今春,重庆气矿向川渝地区供气超47亿立方米,保障2000余万居民生活及百余家企业生产,在日供气峰值近3900万立方米压力下实现“零停气、零限气”,筑牢区域“温暖防线”。

  在乡村振兴路上,他创新“消费帮扶+产业帮扶”双轮驱动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定向帮扶重庆开州、永川、垫江、梁平等区县,投入500余万元修建基础设施、开展消费扶贫;针对色达县洛若镇托底需求,3次调研后捐赠20余万元物资改善教育,并举办“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展销会,组织中石油在渝12家单位采购75种农副产品,销售额达50余万元,同步策划“青春助农”直播专场,推动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热销。

  员工关爱行动中,他推动“幸福工程”落地:改善消防战斗员值班宿舍,改造一线井站200余间倒班房,新建12个集健康监测、心理疏导于一体的员工健康小屋。同时,他定期走访慰问老八路、老劳模,悉心落实离退休人员待遇,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群体。

  从保障民生用气到拓宽乡村共富路,从化解基层矛盾到筑牢员工“幸福巢”,孙开俊以“双线并进”的民生实践,诠释着新时代国企管理者的责任担当。正如他所言:“企业发展的高度,永远与民生的温度同频共振。”这份源自巴渝大地的“五一”荣光,既是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能源战线全体奋斗者的激励。(完)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