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酉阳之变⑥丨酉阳交通之变:加速融入2小时重庆经济圈
2025-04-29 08:59:24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9日电 题:酉阳之变⑥丨酉阳交通之变:加速融入2小时重庆经济圈

  酉彭高速建成通车,渝湘高铁酉阳西站选址桃花源新城,酉永高速、秀酉来高速完成可研编制,建成“四好农村路”703公里,公路总里程达6282公里……如今的酉阳,农村公路通村入户,县域路网纵横交错,高速路网内畅外联。这场跨越山海的交通蝶变,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重塑酉阳的时空和经济版图。

图为
图为酉阳交通现状。中共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近年来,中共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酉阳自治县)紧扣“1小时县域、2小时重庆、3小时周边省会”目标,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强县建设,全力推动基础设施立体化、物流运输便利化、出行服务便捷化、旅游产业多点化,推动交通发展成果普惠城乡群众。如今的酉阳,大道通衢,正满怀期待迎接高铁时代。

  构筑外联大通道

  加速融入2小时重庆经济圈

  “以前回趟酉阳,还要往‘黔江弯’绕一圈,现在一脚刹到家门口!”在重庆主城经营土特产电商的酉阳姑娘蒋晓晗摇下车窗,酉彭高速两侧的武陵山雾霭正被晨曦撕开裂缝。2025年初,渝湘复线高速彭酉段建成通车,酉阳至重庆主城的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小时。对蒋晓晗而言,意味着每月能多回两次家,更让腊肉、菌菇等山货的物流时效提升了20%。

图为乡村公路。
图为建成的泔溪到车田的公路。中共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供图

  时空距离的缩短,也将拉近“经济距离”。在龚滩古镇码头,乌江游轮鸣响汽笛,国内首批“彭水万足—酉阳龚滩—酉阳万木”水路旅游精品航线迎来长三角游客,沿岸村民感慨:“过去运砂石,现在载游客,这条‘黄金水道’算是活出了新滋味。”

  酉阳对交通改善的渴望远不止如此。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天山堡村党支部书记冉慧又提交了一份“关于将酉(阳)永(顺)高速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并动工建设的建议”。酉永高速公路是出渝大通道重点项目,覆盖酉阳县15个乡镇40余万人口,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重庆至湖南长沙最便捷的快速通道,重庆主城至湖南长沙可节省里程约180公里。“山里的路好了,阿妹的西兰卡普能走向欧洲,大哥的大白菜能卖到香港,桃花源的歌声能飞向广阔的世界。”冉慧说。

  令人振奋的是,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新高铁正加速驶入酉阳人民的新生活。3月13日8时许,“黄医生”55901次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从重庆东站驶出,对新建渝湘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线路及各系统进行综合检测,标志着渝湘高铁离全线贯通更近一步,酉阳86万人民即将融入“2小时重庆”经济圈。此外,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已完成可研评审,建设用地预审获得批复,预计将于今年动工建设,建成后,酉阳将进一步形成“1小时酉阳、2小时重庆、3小时周边省会城市”的通达格局。

  织密内畅微循环

  “十四五”建成“四好农村路”703公里

  在酉阳李溪镇,一条条玉带般的水泥路蜿蜒在群山之间,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村舍院落。

  “以前,我们村的路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回想起过去的交通状况,鹅池村的村民吴勇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村民们要外出务工或者卖农产品,都得靠肩挑背扛,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镇上。“现在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还有公交车可以坐,感觉跟城里一样!”

  “十四五”期间,酉阳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70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612公里。这些毛细血管般的乡村道路,不仅破解了“山货出不去、客商进不来”的困局,更成为撬动产业振兴的支点。“多亏了这几年村里交通状况的改善,冷链物流车能直达养殖场,我们的鲜牛肉24小时内就能摆上主城区超市货架。”重庆翔燕乐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鹅池村,负责人冉登强说,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该公司肉牛养殖规模从2019年的200头增至如今的1200头,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公路通到哪里,风景就延展到哪里。依托便捷交通网络,酉阳深度融合古村文化、生态资源等特色优势,将公路重要节点与岔路口打造为特色景观,巧妙植入绿色生态与地域文化元素。李溪镇通过实施道路改扩建工程,成功引建鲁渝协作大闸蟹产业园、现代化冷水鱼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两罾乡统筹整合资源建设高标准农村公路,有效激活楠木湾景区旅游经济;市级“最美农村路”花田环线更以路为媒,串联起菖蒲盖旅游度假区、千年梯田景观、何家岩古村落等特色景点,全面带动沿线茶叶、生态大闸蟹、有机贡米等产业集群发展。条条畅达的农村公路,既构建起振兴乡村经济的黄金通道,更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酉阳菖蒲一条彩路穿插在景区的中央,构成一幅漂亮的美景。陈碧生摄
图为酉阳菖蒲一条彩路穿插在景区中央,构成一幅美景。陈碧生 摄

  畅通县域主动脉

  “一环七射”搭建路网新骨架

  清晨的薄雾中,司机张师傅驾驶客车缓缓驶入城北入城大道。后视镜里,晨曦为金银山森林公园镀上金边,前方龙泉桥头的车流已井然有序。“以前这段路要绕三四个弯,遇上高峰期,半小时都挪不动道。”张师傅的感慨,折射出酉阳城市干道的交通蝶变。

  城北入城大道是酉阳县“一环七射”交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城北入城大道在爆破声中贯通。这条采用螺旋展线技术盘山而上的交通动脉,以360度回旋桥巧妙化解200米高差,使桃花源新城与老城区车程缩短至8分钟,从而形成景区、城区、新区、老区“15分钟通勤圈”。

  在城南,一条4.7公里长的快速通道将板溪工业园区至包茂高速城南互通的物流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7分钟。“冷链车能多跑两趟,生鲜转运成本下降30%。”园区新增签约企业多数是冲着“15分钟上高速”的承诺而来。位于板溪工业园区的重庆新凌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企业,于2024年底在此建立了分厂。“落户酉阳后,运输时长缩短,物流成本降低5%,更关键的是打通了湘鄂黔零部件供应走廊。”负责人胡培纯算着经济账。

  在乡村,“一环七射”交通建设也让交通红利持续释放发展动能。S522麻旺至酉水河(秀山界)公路完成提质改造并通车运营已逾两年。2023年,酉水河镇河湾村依托这条交通动脉,其核心文旅IP河湾山寨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跃升为游客沉浸式体验土家文化的热门目的地。

  令人惊叹的是,这座被冠以“渝东南旅游明珠”“巴渝水乡典范”美誉的特色小镇,其文旅开发进程却历经波折。“我们曾策划系列营销活动引流,但市场反响始终平平。”时任酉水河镇党委书记陈智勇回忆道,“2009至2013年间,先后有50余批客商前来考察,最终都因交通条件受限而放弃投资,交通瓶颈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掣肘。”

  交通建设还改变了南腰界。2022年7月,S305酉阳南腰界红色旅游二级公路通车,大幅缩短了南腰界至酉阳及周边县城的车程,极大改善了老区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对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酉阳段)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景区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补“断头”、填“空白”、畅“动脉”,酉阳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基础设施立体互联,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能。站在酉州古城墙上俯瞰,一幅壮观的交通图景徐徐展开,车灯汇成的光带在山间流转,恰似一条被唤醒的巨龙,正驮着这座城市奔向新的黎明。

  从道阻且长到四通八达,酉阳的交通蝶变恰似武陵山的云海——曾经困锁群山的迷雾,正化作滋润万物的甘霖。当高铁穿山、航船破浪、数据奔流,这个曾经的偏远小城,终于站在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上。正如土家山歌唱的那样:“路通百业兴,大道连九洲”,属于酉阳的新时代,正在每一寸延伸的钢轨与沥青中生长。(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