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医教协同育新苗 同心护航促发展——重庆市大渡口区构建“1116”医教协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025-04-16 16:40:05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16日电 近日,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一场以“医教协同”为内核的心理健康教育革新正悄然展开。该区通过整合卫健、教育、社会三方资源,构建起“校—家—社—医”联动网络,推动心育向预防转型。依托动态监测与分层干预机制精准护航,以课程活动双轨赋能成长,借数字化平台打破资源壁垒,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1116”医教协同体系的落地,标志着大渡口区心理健康教育从“事后干预”向“全域预防”的转型。未来,该区将持续深化“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闭环机制,推动个案经验向普适策略转化。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学生的成长注入“心”能量,更为全国医教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借鉴的“大渡口经验”。

  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余位河表示,作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重庆三十七中积极探索“心关爱·虚拟班”模式,为高年级心理困境学生提供“一生一策”个性化支持。虚拟班老师由专兼职心育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行政干部及医疗机构专家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团队,形成“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闭环管理机制。

图为重庆市第三十七中学校课堂。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供图
图为重庆市大渡口区课堂场景。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 供图

  学校未来将优化虚拟班数据库,推动个案经验转化为普适策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事后干预向事前预防转型。

  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李竹表示,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秉持"启迪智慧 化育生命"的核心理念,立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打造"微光心育"特色品牌,构建起"课程浸润+活动浸润"的双轨育人体系。

图为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课堂。
图为重庆市大渡口区课堂场景。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 供图

  在课程浸润方面,研发了情绪调适、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三大核心模块课程。在活动浸润方面,创新实施"五育润心"融合行动,通过“心理课程游戏化、德育实践情境化、学科融合体验化”的创新路径,实现知识学习与心理成长的双向赋能,为生命成长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图为重庆市大渡口区课堂场景。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 供图
图为重庆市大渡口区课堂场景。重庆电视台《教育新视界》栏目 供图

  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谷小平认为,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致力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实需求。核心理念即以卫健委、教育系统为核心的双驱协同整合资源,形成“一中心、一教联体、一平台、六协同”立体化支持网络,联动“校—家—社—医”四方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