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14日电 自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做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对照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有效的工作举措,全力做实支持小微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该行持续升级服务模式,为重庆市普惠客群稳经营、强消费、促民生提供金融支持。截至目前,该行普惠贷款余额超700亿元,客户数量近9万户。
新协同机制 政银联动破融资瓶颈
初创型小微企业,尽管尚处成长萌芽阶段,却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然而,源于“新、小”等自身特性,加之资产单薄,无法适配传统信贷要求,如何知晓这类企业的需求并在采取合适的方式为其增信,成为破题关键。
为解决这些痛点,建行重庆市分行积极对接政府部门,搭建“政银”合作场景,充分发挥政银合作动能、协同出击,切实帮助创业者突破融资“难、少”等瓶颈。据了解,该行各分支行机构与当地政府专班共联动超过100余次,以新协同机制为初创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日前,随着建行重庆渝北支行发放的500万元信用贷款资金到账,重庆某科技公司负责人脸上多日的阴霾终于散去。该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高技术、轻资产科技型初创微型企业,专注于智能驾驶算法。去年底,公司成功中标某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算法订单,急需数百万元流动资金加速研发。但公司无固定资产,难以适用传统抵押贷款,即将面临违约困境。正在此时,建行重庆渝北支行和当地政府专班到园区开展金融服务送上门活动,了解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后,立刻开辟绿色通道,仅仅2天就为企业提供了信用贷款支持。
新服务理念 大走访带来好效果
启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以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坚持问题导向,辖内36家分支机构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提升对触达率、覆盖率及转化率的精细化管理,充分深入一线触达各行各业,面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更适配的金融产品、更便捷的办理方式和更灵活的融资组合。截至目前,该行各分支行机构已开展各类走访300余次,服务客户近5万户。
“像我们这种小公司没有抵押物,去咨询贷款时‘闭门羹’都吃惯了,这次建行主动上门提供支持,让我感到很意外。”璧山区某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说。据了解,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零部件研发与生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由于产品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加工有一定周期,加之下游客户回款慢,公司不得不将大量资金用于垫付原材料采购,导致公司资金流动性紧缺。建行重庆璧山支行在园区服务走访过程中获悉后,为其推荐科技企业专属“善科贷”。通过评估,当场为企业办理150万元信用贷款。
新产品助力 聚焦重点行业
为进一步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建行重庆市分行着力抓好产品创新,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近日,该行推出了创新普惠产品“善科贷”,针对科创小微企业融资难点进行优化升级,受到市场欢迎。
“善科贷”在建行现有产品模型基础上,融合企业资质、知识产权、科技人才、产业认可等科技要素,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相结合,综合确定授信额度,最长可为企业提供3年的额度期限和最高500万元的授信额度,贷款年利率最低可至3%。据介绍,“善科贷”推出不到一个月,就已为224户小微科技企业授信超过3.4亿元。
“建行推出的新产品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预计企业今年产值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重庆铜梁区某低碳节能技术开发公司负责人说。据了解,该公司是处于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拥有7项发明专利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由于缺乏房产等固定资产,公司在融资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建行重庆铜梁支行获悉后,为其推荐了“善科贷”。在对公司专利技术、科技资质及实控人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后,为企业发放500万元信用贷款,真正实现了“不看砖头看专利”,为企业保障订单生产提供了助力。
据了解,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建行重庆市分行累计完成近5万户普惠客户的摸排走访工作,授信客户3.93万户,授信额度达357.94亿元。目前,该行正在采取与重庆市工商联合作,上门摸排100多个商协会企业金融需求,聚焦重庆市商务委下属的4大片区24个中小企业流通服务站点,为全市超过10万余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通过各种宣讲、座谈等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等措施,将建行普惠产品服务送达更多企业,把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进一步做深做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