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荣昌统一战线:“双轨”学习・“新家”聚力・“品牌”惠民
2025-04-09 17:47:24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9日电 题:荣昌统一战线:“双轨”学习・“新家”聚力・“品牌”惠民

  作者 张玲梅

  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通过构建“学思大、小课堂”的立体矩阵,打造“统战之家”“会员之家”阵地建设,推进“九荣合作”“同心相伴 +”品牌升级,成功绘制出一幅政治共识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的统战工作新图景。

  大小课堂“双轨”共振 统战培训“全覆盖”升级

  “边学边思,‘AI赋能工作效能’这堂课像场及时雨,缓解了我在工作中的‘本领恐慌’,每次参加小课堂,都能‘解锁’不同的技能。”荣昌区知联会会员陈洁感慨道。

  荣昌区委统战部创新打造“学思大课堂 + 学思小课堂”双轨学习机制,区委统战部牵头开设“大课堂”,围绕政治理论、共识教育培训全区统战成员;各民主党派、统战成员结合自身成员需求增设“小课堂”,内容从摄影技术培训到中医养生理论,各展其长、“各取所需”。去年以来,荣昌统一战线组织开展各类学习培训25场次。

  荣昌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大小结合,既整合利用了资源又照顾了不同成员间的需求,大课堂‘集中学’、小课堂‘针对学’,一体两翼都照顾到了。”

  除此之外,荣昌区委统战部还实施党外代表人士 5 年轮训计划,通过收名单、建台账、组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党外代表人士 260 余人次,实现重点人士的全覆盖教育。

  教室里的课堂“座无虚席”,实践中的研讨学习也“如火如荼”,组织党外人士赴四川两弹城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教学和情景体验进一步了解峥嵘岁月里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提升党外人士思想境界,深化统战成员传承统战优良传统。同时还组织党外人士赴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沉浸式教学,以调研课题研究为主线,在“看、听、说、写”中逐步提高调查研究的本领和建言献策的水平。

  “借场地”到“有新家”统战阵地凝聚各方力量

  “好了好了,现在有‘家’了,以前开展活动不是向别人借会议室就是花钱租借场地,有‘家’才有归属感呀。”

  “这面墙做成我们的荣誉墙,把这边搞成照片墙,别人一进来就能感受到我们民盟的风采。”

  在“民盟之家”投用的第一天,盟员们纷纷前来“打卡认门”。

  荣昌区委统战部通过协调场地、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成综合性阵地“统战之家”“党外人士之家”,为全区民主党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履职尽责、交流沟通、日常办公等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支持各党派、团体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党派特色的活动阵地,并通过依托阵地开展活动,有效增强党派的凝聚力、战斗力。

  “我们的阵地不光有‘面子’,还有‘里子’,是‘内外兼修’。”荣昌区委统战部党派科科长张凡说道,“统战之家”里有“统战金句”上墙,走廊外有各党派简介,阵地外还有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各党派、团体风采,进一步增强了党派成员对政治身份的认同感、自豪感。

  2025年,荣昌区社会主义学院的统战阵地建成,党派成员们可经常性在社院开展政治学习、专题培训、座谈交流、沙龙分享。

  近年来,荣昌区统一战线共建成民主党派“党员之家”“盟员之家”“会员之家”及社会服务实践基地等各类活动阵地20余个,有效拓展了统战成员交流沟通、互学互鉴的渠道。

  “九荣合作” 推产业升级 统战服务点亮民生之光

  聚焦“中国畜牧科技城”建设目标,九三学社荣昌区支社发挥界别优势,精准对接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筹备工作,在“九荣合作”品牌架构下,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曾多次邀请院士、专家及学者参与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双方创新建立“项目联推、资源联享、人才联育”工作机制,在九三学社与荣昌区的共同努力下,荣昌现有兽药(生物制品)GMP企业14家、饲料加工企业42家、农牧智能装备生产企业5家,“荣昌猪”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上榜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重庆十大优异农业种质资源。

  “我们着力打造‘九荣合作’升级版,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每年组织专家荣昌行1至2次,普及生猪养殖、种猪培育、畜牧科技等知识”。九三学社荣昌区支社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社会服务基地、专家工作站等实体平台,开展上门技术服务29次,解决畜牧养殖技术难题18个,培训技能型农民600余人次。

  在社会服务领域,荣昌区构建起“同心相伴 +”品牌,整合民主党派医疗、教育、文化资源,形成“1+8+N”服务体系。近年来,累计开展乡村振兴义诊、教育帮扶、文化惠民等活动 120 余场次,捐赠物资价值超 20 万元,惠及群众 3000 余人次。其中,“暑期义务送教” 活动覆盖偏远乡村学校 40 余所,“同心互助”助学项目资助困难学生 60 余名,切实将统战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

  荣昌区用“双课堂”破解教育供需矛盾,用“双阵地”凝聚思想共识,用“双品牌”激活服务效能,构建起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荣昌范式”。(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