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环照母山片区:产教融合“两头甜”
2025-04-07 11:32:3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7日电(黄维正)“我从来没有为就业焦虑过。”近日,来自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简称“重电科大”)软件技术专业大二学生陈瑜告诉记者,学校建在园区里,生产搬进课堂中,业界大咖指导,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她说,不少师兄师姐入职后的工作早在课堂实践或实习中就有锻炼,校企“无缝对接”让他们从容走上工作岗位。

  教学围着市场转,专业跟着产业走,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在重庆环照母山片区,重电科大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校企之间不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碰撞出化学反应,产教融合从“一头热”走向“两头甜”。

  产业驱动:教学围着市场转

  长期以来,产教融合虽然发展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校热企冷”“合而不融”等质疑声。而要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双向奔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是前提。

  “我们学校的科研是面向产业的,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主,靶向性很强,目标性也很强。”重电科大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院长武春岭谈到,职教优势在于清楚产业需求,科研成果能很快投入应用,并反哺教学,重电科大通过合力构建协同机制,打造出产业发展“新引擎”。

  重电科大基于“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将产业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探索学校教育要素、创新要素和产业生产要素循环互通机制,形成“产教联合体—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图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张霁雯 摄
图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两江校区。张霁雯 摄

  推动职教发展,政校企“同频共振”必不可少。两江产业集团下属产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军称,自2024年8月重电科大确定落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以来,园区就持续推进载体升级,联合该高校组建“江湾创新中心”联合运营办公室,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合运营管理,积极引入优质企业入驻“江湾创新中心”,提升该校两江校区产教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和社会服务功能。

  “我们创新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在两江校区实践‘共同投入、建设、管理,互享资源、人才、成果’,着力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重电科大党委书记张伟表示,这样一来就突破职业教育办学以学校或企业为主的单极思维,寻找到双方供需共赢点,平衡好校企利益。

  跟着市场走,职教专业慢慢延展出来。武春岭介绍,如今,该校教师主动进园区、进企业,对接企业项目,丰富自身行业经验的同时,通过项目实践也让学生更贴近市场需求,学校连续3年获重庆市网络安全优质服务机构,同时也获华为授牌“产教融合示范校”。

  产教互融:专业跟着产业走

  “实践环境,越接近于企业实际生产就越好。学校建在园区里,为此提供了物理距离保障。”武春岭说,借助园区和大型企业平台优势,结合自身特色,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科研成果转换等合作模式整合起来,各学院都将成为特色“产业学院”。

图为学生正在学习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沈泓岐 摄
图为学生正在学习网络信息安全课程。沈泓岐 摄

  据了解,重电科大依托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构建政企联动模式,携手100余家两江新区政府部门、头部企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共建数字经济产教联合体,推动“产、教、科”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重电科大已形成密码为基础,网络安全智能防御技术为核心,网络安全与密码法规、密码学工程应用为保障,公钥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电子商务安全三应用领域的专业核心课程定位。同时,与两江新区奇安信、启明星辰等网络安全头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了全国网络空间安全公共实践中心。

  重庆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教育行业相关负责人崔燕婧表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工程实践来设计人员能力支持体系,校企双方根据产业实际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区域产业岗位需求确定发展方向、根据教学演练科研实践牵引课程开发、参与区域产业实践同构校企实践体系,持续推动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

  据统计,该学校已为两江新区、重庆市安全企业提供员工技能提升、网络安全实践训练技术服务2000人次,承办网络安全行业技能大赛3场,逐步形成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高地。此外,学校还打造有全市网络安全护网基地。

  双向赋能:“人才链”支撑“创新链”

  职业教育作为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种类,其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重电科大通过技术赋能服务企业发展,为两江新区100余家高新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技术咨询、工艺改造、成果转化等应用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痛难卡点”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

图为学生走进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相关服务。受访者 供图
图为学生走进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安全相关服务。受访者 供图

  汽车、电子是两江新区重要的主导产业。该学校结合两江新区在汽车、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及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技术需求,开展产业员工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基础人才服务能力,已深度服务龙盛新城、水土新城等区域。

  “企业的实践教学资源与高校的理论教学资源融合度还需进一步加深,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引入来自生产一线的案例,打造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系列实践教材;此外,还应加快推进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持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企业教师与专业教师间深入交流。”武春岭谈到,校企合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一步,学校将借力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丰富的产业资源,以建设“江湾创新中心”为抓手,进一步探索校地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育人新机制,有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