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14日电 作为西南地区外语教育和涉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川外”)聚焦建设内陆教育开放高地目标,创新引才模式,吸引了来自30余个国家的多位外籍教师长期任教,形成覆盖多语种、多学科的国际化师资矩阵,构建起一支规模大、国别广、素质优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同时,川外创立“准入—培训—管理—服务”四位一体外教工作机制,创新推出“外教中文体验工坊”等品牌活动,以人文关怀增强外籍教师归属感。
据介绍,四川外国语大学外教团队除完成基本教学科研任务外,已形成当地的“国际智囊团”。该校外籍教师担任亚美尼亚工商会驻渝代表,并参加国务院外国专家新春座谈会等建言献策;外籍教师积极参与高校学术科研,出版《雾都重庆》等特色教材,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市级一流课程《中级意大利语》建设等20余项科研教改项目;近年来,多位外教获“重庆政府友谊奖”“‘外教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我最喜爱的外教’年度十大人物”等各类荣誉。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还通过“外国友人感知巴渝”等项目,化身跨文化传播使者,参与录制的“我眼中的中国共产党”系列视频网络点击破亿;在教育部“多彩民俗”大赛中,外教创作的重庆非遗作品摘得桂冠。这些“洋面孔”用亲身经历向世界传递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四川外国语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将继续深化外籍教师队伍改革,助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区域国别研究的智囊团、中外人文交流的连心桥。随着川外“外语+”课程集群建设和国际产学研合作的深入推进,这支特色鲜明的外教团队表明高校国际化建设要“引进来”,更要通过制度创新与文化浸润双轮驱动,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积累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