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6日电 “人均期望寿命达79.87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3.68%提升至35.37%。在2022年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市级考核中,组织实施、指标、综合三项均为优秀。”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杨政介绍,近年来,渝北区聚焦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普及等五个方面,深入推进十五项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称号。
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普及方面,渝北区利用新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开展“医疗反哺心连心,家医有约面对面”“渝北健康之声”健康科普直播活动,107期直播累计观看人数33.35万余人次。2023年渝北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群众知晓率由81.41%提升至87.27%,满意度由87.3%提升至95.15%,受益率由84.51%提升至90.45%,门诊患者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提升10%。
在119个村居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9类153个,创建国家卫生乡镇3个、市级健康乡镇4个、健康家庭3345个、健康促进医院24个……渝北区持续巩固提升健康环境,“精准施策、多跨协同,推动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改善升级”入选全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典型案例,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成市级“健康企业”12家、全国健康企业优秀案例2个,“职业健康达人”数位、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提高。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方面,全区三级医院增至7家,国家、市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分别增至5个、32个,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全国基层中医药传承工作室1个、中医博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站2个,入选全国生命教育示范基地完成“转诊一件事”场景三张清单编制、“智慧急救”应用三级城市和治理中心贯通试点。
在不断健全乡村医疗体系工作中,渝北区创新实施城乡医疗反哺计划,城乡医疗反哺经验入选全市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由4家医院牵头构建三级诊疗服务体系,7家基层医疗机构完成“慢病管理、妇幼健康、中医养生、特色专科”四大部打造,填补基层技术空白220项。帮助基层建立特色专科门诊5个,创建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家,获评重庆市社区医院2家,成功申报创建农村区域医疗次中心1家。
医防融合持续深化方面,渝北区组建精品家医团队219个,打造家医网格“样板房”,为全市艾滋病防治精准干预提供渝北实践。出台民办普惠托育机构补贴政策,托位数增至6501个,成功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资金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