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29日电(任猛)“去年高接换种的14个新品种表现怎么样?”“今年李子产量和销售情况是否理想?”“目前千亩李园优质高产还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为了更好地做好乡村产业帮扶工作,持续助力北碚区澄江镇上马台村千亩李园优质高产,10月22日,民建北碚区委会副主委蒋娅带领北碚民建专家工作站一行10余人,对上马台村千亩李园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上马台村是民建北碚区委会的定点帮扶村。该村位于北碚区澄江镇北部,地处云雾山麓、嘉陵江畔,毗邻合川区;幅员面积7.7平方公里,辖32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5952人,常住人口3686人。近年来,该村以千亩李园为依托,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战略,着力打造“赏花经济”,其“铁厂沟李花”已成为重庆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和网红打卡点。
虽然每年三月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赏花游玩,但该村千亩李园的李子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该村李树种植始于1958年,20世纪80年代大面积种植,总面积1000亩左右。由于树种老化,品种单一(主要为江安李),品质下降,加上村民缺少栽培管理技术,日常管护不到位,导致该村李子经济效益不高,村民普遍缺乏积极性。
基于这种现状,北碚民建专家工作站于2023年2月17日,与上马台村委会签订了《关于上马台村千亩李园优质高产的定点帮扶协议》,对该村千亩李园优质高产项目进行定点帮扶。为此,专家工作站于2023年2月,为该村引进了在重庆地区表现较好的14个李子优良品种(每种20株)进行高接换种试验;对村民开展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发放李子栽培管理技术资料。同时,对高接换种的成活、长势、管护、开花、挂果、品质情况加强跟踪、检查和现场指导。
“专家工作站为我村引进的14个李子新品种非常成功,如大王大石李个大果甜等,为千亩李园品种改良奠定了坚实基础。”上马台村党总支书记彭纯友表示,当前,该村主要存在三大难题,一是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三是缺乏销售渠道。
“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可以成立公司、强化农村专业合作社、委托专业农业公司经营、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方式,对千亩李园的日常管护如施肥、打药、修枝、疏花、疏果、抗旱以及销售等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可利用电商平台、北碚民建和相关部门微信群等对李子进行销售,但需做好宣传推广、产品分等分级、产品包装、收款发货等工作。”
“可在千亩李园搞一些种植养殖,发展林下经济,提升综合经济效益。”
……
在座谈研讨时,陈文银、余世勇、田江洪、赖甫娟等专家,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建议。蒋娅强调,专家工作站要与村委会加强联系、交流和沟通,协助与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扎扎实实做好乡村产业帮扶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