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万州区专场。发布会传出消息称,万州立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迭代提出了“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聚焦产业能级全面跃升、对外开放提质增效、城乡融合共同繁荣三个发力点,建强综合枢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重庆重要城市副中心。
重庆市万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万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庆介绍,“3”是争当渝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争做新时代山区库区现代化排头兵、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7”是争做“七个排头兵”,“10”是实施“十大行动”。当前,万州正聚焦三个发力点,努力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一二三产并驾齐驱 推动产业能级全面跃升
建区以来,万州始终把工业强区作为发展的“第一抓手”,工业投资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两个“全市第一”。
李庆表示,万州正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动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壮大经济支撑、挺起城市脊梁。
万州地处长江两岸,海拔从200米到1400米,降水丰沛、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山地立体农业。围绕“土特产”文章,万州着重打造“果、酒、菜、面、茶、鱼、油、梳、锦”九张名片。
万州用好1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办好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等活动,做深做透“土特产”文章,让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工业方面,万州对照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主攻500亿级先进材料支柱产业,集聚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一批200亿级特色产业,五年再造一个万州工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
目前,万州先进材料产业产值已突破300亿元,培育了九龙万博公司、金龙铜管集团两条“百亿龙”,力争到2027年先进材料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100亿级以上企业达到5家,200亿级以上超过2家。
服务业方面,万州巩固拓展商贸、金融等传统优势,加速培育文旅、大健康等新业态,做好产融合作、转型金融等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铁公水空四路协同 推动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万州地处重庆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拥有常年通行万吨江海巨轮的新田港,吞吐百万旅客的国际机场,到发千万人次的高铁枢纽,每年超亿吨的货物从这里通江达海、集散天下。
“交通物流一直以来都是万州最大的优势,也是万州开放发展的底气所在。”李庆表示,万州立足“四枢纽两口岸一中心”的交通物流定位,将加快形成“东西南北四向畅通、铁公水空四路协同”对外通道新格局。
目前,万州正聚焦构建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成达万、渝万、渝西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欧班列渝东北集结点建设,谋划布局万黔、万张高铁等南向通道,打造向东直连大海、向西直通欧洲、向北直到东北、向南直抵东南亚的外联大通道。
为在对外开放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万州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建设好“四个枢纽”,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区域性铁路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二是打造好“两个口岸”,即万州机场航空开放口岸、新田港水运口岸;三是培育好“一个中心”,即区域性物流中心,加速推进铁、公、水、空、管、邮、数“七网融合”,先行先试“一城一港”,更好发挥大进大出优势,形成前港、中仓、后园新体系,以大枢纽推动临港经济、临空经济、开放经济大发展。
李庆表示,五年后,万州货运总量将达到1.9亿吨,物流业总收入将达到200亿元,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00亿元。


区域协调均衡发展 推动城乡融合共同繁荣
万州是城区人口突破100万、城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拥有渝东北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市场主体近15万户,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外唯一经济总量超千亿元的大区,常年吸引30万区外人口在万州工作生活。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万州,拥有服务三峡库区、辐射川渝东北的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城乡融合发展是万州现代化建设的最大潜力。
为推动城乡融合共同繁荣取得新突破,万州统筹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母城有机更新,打造滨江环湖区,建设高铁新城,打造一批特大镇、特色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建好巴渝和美乡村,形成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景象。
当前,万州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优化完善“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安全城市建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未来五年,万州常住人口将达到165万,建成区面积将达到1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77%。
“万州是一座站立的城市、一座向上生长的城市,巴蜀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孕育出了优秀的人文品质,是镌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城市精神。”李庆表示,万州将持续提升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力争早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常住人口迈上200万的核心目标,让万州成为繁荣之州、通达之州、宜居之州、向往之州。(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