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30日电 9月29日,西部金融研究院2024重庆科技金融研讨会在江北嘴举行。会上,《重庆科技金融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重庆首部聚焦科技金融发展的研究报告,也是全市率先由党委政府、行业协会、高端智库合力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展的专题研究案例。

《报告》由重庆市委金融办、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社科联、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指导,西部金融研究院联合重庆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重庆科技金融服务中心、重庆江北嘴金融促进会出品,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辛现场发布。
《报告》梳理了近年来全国、重庆在科技金融发展政策、改革创新、市场体系建设、服务模式、跨境融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选取上海、深圳、西安等部分科技金融发展较好的代表性地区在信贷、债券、保险、担保、金融租赁、要素交易等领域的创新案例,展示科技金融创新的前沿实践。此外,《报告》重点在创投、债券、上市等直接融资方式上,查找重庆科技金融发展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探寻推动直接融资的实践新路径。
《报告》指出,重庆科技金融发展具有“广大”“新鲜”“率先”三大特征,但当前重庆科技型企业仍存在债券融资较为传统、规模较小,股票融资规模下降等不足。因此,结合对前沿地区的探索,《报告》提出了三个改进新路径。
在提升创业投资活跃度方面,《报告》建议推动金融、科技资源集聚度高的区域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引导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发起设立或参与CVC基金、并购基金,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并引导外资按市场化方式设立创投基金。同时,在畅通“募投管退”环节上,建议引导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子资金等长期资金按照市场化规则进入股权基金;建立联通创投机构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对接机制,搭建集聚投资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融资专业化服务平台,强化对优质早期科创项目的挖掘和投资培育;支持各类企业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推动企业集团开展产业并购投资,并探索设立S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开展股权投资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
在扩大科创主题债券发行规模方面,《报告》建议减少国有科技型企业在融资上的考核束缚;同时,推动大型民营企业、科技型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票据;加强债券发行创新,探索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高收益债等创新债券,运用专利、商标、版权、技术交易合同等作为底层资产,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推动科技创新债与绿色、碳中和、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主题相结合。
在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再融资方面,《报告》建议加大科技型企业引育,吸引科技型企业落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企业间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和产品攻关任务,开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持续提升核心创新能力,推动其满足上市条件;深化OTC科创板改革,对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承担重大任务的企业申请OTC科创板挂牌的,探索建立挂牌绿色通道。促进上市公司再融资上,《报告》还建议抓好证监会研究建立科创板、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的机遇,推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前布局,提高再融资的效率。
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重庆科技金融研究报告(2024)》主编陈银华表示,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与科技创新在基础制度和机制上,除关注融资、投资等资金匹配,还应该关注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金融市场基本功能的供给。未来,西部金融研究院将聚焦科技金融“大文章”、金融服务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瞄准“小切口”,注重“专业化”,努力产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原创成果,为重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