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4日电 近日,由重庆银行发放的重庆市首笔GEP质押贷落地开州,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上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成功探索,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

将生态价值变“绿”为“金”
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主要包括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和生态文化服务的价值。“GEP质押贷”则是以生态产品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人居文化服务等生态价值作为质押物的一款绿色金融产品。生态项目出现的融资难题,往往是由于生态资产难评估、评估结果难应用导致的,因此如何将上述生态价值变“绿”为“金”,成为让人头疼的难题,而GEP质押贷恰好可以解决。
重庆开州盛山植物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该植物园运营企业因生产经营发展需向银行融资,但面临传统抵押物不足的问题。开州区生态环境局委托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测算出开州区AAA级景区盛山植物园2023年GEP为1809万元。重庆银行开州支行获悉此情况后,多次组织团队前去实地调研,摸清该植物园运营情况和“生态家底”,将该植物园的GEP作为质押物发放贷款,资金用于丰富植被种类、提升生态效益。
将“绿色金融”大文章做实做好
近年来,重庆银行立足“双碳”目标,全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贡献金融力量;聚焦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集团化发展机制,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消费、绿色租赁等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速。
据《重庆银行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重庆银行绿色金融规模超500亿元,同比增长31%,发行绿色金融债50亿元,累计发行130亿元,发行规模居重庆市第一。
重庆银行积极深化排污权、林权等环境权益类产品运用,推动生态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聚焦转型金融领域,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技改贷等;聚焦碳减排、绿票通等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支持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此外,该行还积极探索公司类客户数字化ESG评级,搭建涵盖123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指标的评级体系,由点及面推动评级结果在授信过程中的应用。
下一步,重庆银行将持续以绿色为发展底色,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发展重心,进一步丰富“节能、减污、降碳、扩绿”产品体系,以金融“含绿量”提升生态“含金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