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1日电 近年来,在人民银行江津分行的指导下,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应用数字金融技术手段,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形式,全面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能力,成功打造推出“旺农贷”金融服务产品。
据悉,该行联合人民银行江津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打造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旺农贷服务”,荣获重庆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项目,该项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农户生产经营信息、产权信息及保险信息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构建旺农贷融资风控模型,辅助银行涉农信贷管理。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农户风险评估数据维度不足、信息不对称、申贷难等问题。激发涉农数据要素价值,增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能。
42岁的尚某便是一名“旺农贷”项目的受益者,尚某在璧山区七塘镇承包蔬菜基地,从事蔬菜种植已有10余年,现在是当地有名的种菜大户。在他家100多亩的蔬菜基地里,种植了白菜、茄子、丝瓜等多种蔬菜。去年扩大了种植规模,但遇到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璧山工银村镇银行了解到客户的困难后,积极响应服务,通过“旺农贷”产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上门调查及审批,成功提供了期限2年,金额150万元的信用贷款。尚某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建了3个温室大棚,种上了市场需求量大的西红柿、儿菜、辣椒等品种。大棚里,杀虫灯、防虫网、滴灌系统等设施一应俱全。今年,尽管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却逐年提高。
“旺农贷”产品,是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植根三农、践行农村金融服务、坚持创新的一个真实缩影,也是该行盘活涉农生物资产、解决农户实际困难、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成功尝试。人行江津分行立足璧山区产业实际、联合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围绕家禽养殖全产业链,建立家禽养殖产业链金融链长制,指导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完善“旺农贷”三农专属产品办法、流程,根据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依托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金融服务港湾、1+2+N普惠金融到村基地、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等开展多样化、广覆盖的宣传活动,定期接收三农金融服务诉求,实现“线上+线下”常态化对接。
同时,璧山工银村镇银行深度聚焦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薄弱环节,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渠道,以数字普惠倾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在璧山区在全区17个涉农社区、131个行政村建立了常态对接机制,逐村开展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建档评级。截至2024年8月末,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已率先成为全市首家农业产业链金融链长银行,在璧山区建成首个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建立了1个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10个普惠普惠金融服务基地和15个金融服务站,有效建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下一步,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将认真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大力推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全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运用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