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周家琴|孟获城散曲
2024-08-09 14:17:05 来源:中新网重庆

  1.花妖山谷

 

  “遇见云上”,就遇见了山谷涌动的花海。

  一朵一朵各色纷繁的花,开遍山谷,像花妖。

  一阵一阵清凉的风拂过,沁人心脾。                 

  多像那年的初相遇。

  世间的一切美好,抵不过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在孟获城,在这鲜花摇曳的山谷,来一次就倾心,来一次就没齿难忘。

 

  空山不空,一架打卡云梯通往云端;云端不远,它就藏在我心底。

  花墙都长成了心的模样,我长在了谁的心底?

  山水是诗,谁又是谁的全部?

  预留的那杯清茶,与清茶背后的故事,一样感人。

  在花妖山谷,在阵阵凉风走过之后。

  您的冷艳与妖媚,都成了内心不灭的风景。

 

  2.一朵云飘过红石滩

 

  一朵云给我们引路,穿行密林小径。

  这里的小径适合马车经过,适合细听马车走过的咕噜声。

  红石滩藏在密林的最深处,

  亦藏在孟获村人的心底。

 

  那些灵性的石头,会说话。

  它们说孟获,说孟获的兄弟士兵,说狼烟的往事。

  那些会说话的石头比花妖还妖。

  石头有时着粉装,有时着褐色的华服,有时穿着如出嫁的新娘。

 

  是石棉,是孟获城,是孟获城的红石滩。

  是寻觅、是有预谋地遇见?

  那片红,是孟获战将们鲜血染成的颜色。

  那潭水,是将军伤情的眼泪。

 

  一朵云从头顶拂过,

  拂不过我辗转千回地回想。


  3.小约呷的新生活

 

  栗子坪一侧是孟获城,一侧是彝海。

  孟获村的彝寨,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山下。

  孟获城把彝寨,蝶变为老寨和新村。老寨住客人,新村住彝民。

  孟获村的孟获城,“小瑞士”的风光像磁铁,吸铁粉,也吸远客。

  村里的小约呷,当了一名观光车司机。小约呷成了家,有了一双儿女。

  小约呷的父亲也担当起环保的志愿者。

  此后,小约呷不再背井离乡。

  八月的篝火点燃了我的双眼,八月的篝火点亮了小约呷全家的新生活。

 

  4.天空之镜

 

  我们沿着古道走,达孟获草甸时,天高云不淡。

  小径两旁植物葳蕤,草甸辽阔,荡漾着碧波。

  古道不古,有茶香不绝,有马鸣不止。

  古道从来没有感到过寂寞。

 

  想入天空之镜的人排着长队,有人在左顾右盼。

  我对着一颗孤独的树开始下一次的密谋。

 

  一入镜,天地就自然合上了。

  蓝天在上,白云也依然在上。

  蓝天在下,白云也仍然在下。

  仿若进入一个平行世界,天地间有两个我。

  天空是我的,云朵是我的,你也是我的。

  天空有镜,大音稀声,我顶礼膜拜的初心永恒。

 

  5.彩林雪桥

 

  一头连着彩林,一头被群山的手牵着。

  桥体洁净,像雪山的白。

  梦里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彩林雪桥。

  偎在桥头的时候,仿佛穿越到30年前的某段时刻。

  那一刻,天空辽阔,所有的山林都浓情蜜意。

 

  溪水很瘦,我想拎着一条河出走。

  谢金那达河低头不语,雪桥缄默。

  它们要唇齿相依,像恋人。

  漫步在雪桥,我想回归到怀春的年龄,我想当“妖精”。

  风声很细,像在密语。

  这云水之心,你知我知,你懂我懂。

  这里的一条峡谷、一朵流云,一间隐秘的小木屋。

  就是一个洁净的世界。

  过雪桥,都可抵达。

 

  6.月亮湖断想

 

  是祝融夫人情定终身的月亮湖,是孟获心中最重的湖泊。

  是明月清风见证过爱情的月亮湖,是我羡慕不已的月亮湖。

  异草、奇花,都是月亮湖的粉丝,湖底的鱼儿是月亮湖的追随者。

  从古蜀地,生长起来的草,绽放的花,走成草甸。

  抵达月亮湖后,都一潜不起,隐姓埋名。

  先民种植的红豆、银杏、楠木和杜鹃,在草和花,层层叠叠铺垫的草甸上。

  像一群朝圣者,都走成了古人,都活成了传奇。

  青天养月,是它的本性;人间养月,是它的义务;湖水养月,是它的美德。

  蒙顶山、二郎山、夹金山、牛背山……为了护月:一生只护,月亮湖周全。

  众人:临渊,羡鱼。

  我,昼临月亮湖,尤羡蓝天、白云。

  我,夜临月亮湖,只羡繁星、明月。

 

  7.烽火台幽思

 

  一片狭长的羽毛遗落在离烽火台十米远的石阶上。

  羽毛离点火的石台很近,

  烽火台离天空很近,

  我离烽火台也很近。

 

  那些烽火狼烟的往事比石墙还斑驳,

  仅存的城门和烽火台屈指可数。

  至于那些藏在地下的秘密,

  稀矿、陶罐或者青铜,谁人敢掘?

 

  我们登台,我们闭目,我们双手合十。

  是敬畏历史的天空,敬畏足下广袤的大地。

 

 

 

  作者简历:周家琴,四川内江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西南地区第五期学员。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曾获阿来诗歌节等奖项。出版诗集《卓玛吉的风铃》,散文集《山里风》,现为《草地》杂志社编辑。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