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石柱:凝聚统战力量绘就“三色经济”发展“新画卷”
2024-07-05 15:15:39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5日电 题:重庆石柱:凝聚统战力量绘就“三色经济”发展“新画卷”

  作者 谭银花 杨玉梅

  今年以来,石柱县委统战部聚焦全县以辣椒、黄连、莼菜为代表的“三色经济”,找准统战工作与产业振兴结合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致力打造“康养三宝”产业,推动“三色经济”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绘底色、增亮色、添成色。

  调动战线资源 “小辣椒”种出康养“大产业”

  初夏以来,石柱全县3万余户椒农忙碌着除草、松土、整枝、摘心,田间地头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石柱县有“中国辣椒之乡”的美誉,其打造的“石柱红”鲜辣椒和辣椒干先后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全国十大名椒”等荣誉称号。为将田间地头的一粒“小辣椒”做成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今年,县工商联充分发挥基层商会的作用,带动全县34个辣椒专业合作社早规划、早部署,在全县20多个辣椒种植的乡镇(街道)落实了种植10万亩辣椒的任务。目前,该县辣椒苗长势旺盛,预计综合总产值在10亿元左右。

图为务工群众烘制干辣椒。石柱县委统战部 供图
图为务工群众烘制干辣椒。石柱县委统战部 供图

  同时,石柱县充分发挥知联会“智库”优势,组织技术力量进村入户“传经送宝”,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为广大椒农提供辣椒病虫害、配方施肥等技术服务,切实解决大家在辣椒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全县辣椒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统战力量的大力帮扶下,今年秋收时节,辣椒又将为村集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河嘴乡旗峰村党支部书记文友万说,该村村集体今年种植辣椒258亩,预计收入近100万元。

  积极建言献策 “苦黄连”种出康养“甜产业”

  “我家利用林下和熟地,种植了12亩黄连,每年采收2亩,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收入在15万元左右。”开春以来,在石柱县冷水镇太平村希望组,年过七旬的向学银老人早出晚归,在黄连基地内除草、施肥,谈到种植“苦黄连”带来的“甜收益”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图为村民在黄连基地除草。石柱县委统战部 供图
图为村民在黄连基地除草。石柱县委统战部 供图

  近年来,石柱县委统战部创新思维、抢抓机遇,结合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把黄连作为大力推动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凝聚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和力量,紧紧围绕“产加销、研学用”和“保护发展、培育引进”积极建言献策、献智出力。

  截至目前,石柱统一战线收集关于黄连产业发展相关的建言7篇、调研报告3篇,其中《关于加快推广黄连小拱棚熟地种植的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采纳,助推全县常年保持黄连在地面积6万亩左右,年均栽培和采收黄连1.2万亩,年产量约3500吨,年总产值在12亿元左右。该县的黄连种植规模和产量约占全国的60%、全球的50%。

  汇聚统战力量 “水莼菜”种出康养“绿产业”

  石柱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万企兴万村”的引领作用,为石柱县冷水镇引入莼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村民们撂荒多年的水田,经过持续整治,发展起了莼菜这一“绿色产业”,让昔日的撂荒田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村民在采摘莼菜。石柱县委统战部 供图
图为村民在采摘莼菜。石柱县委统战部 供图

  莼菜因嫩茎像细丝得名,享有“水中人参”美名,是石柱土家山寨的一道康养美食。石柱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战人士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等优势,重点强化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品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打造出规划面积为110平方公里,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康养美食、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中国(石柱)莼菜农业公园,成为全县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每年可直接带动400余户脱贫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并吸引游客120万人次,通过旅游带动总增收在5亿元左右。

  按照“企业+政府+业主+合作社”发展思路,石柱县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网络统战人士等成立莼菜专业合作社21家、县级龙头企业3家、莼菜加工企业11家,在全县莼种植菜达1.4万亩,助推石柱建成国家有机莼菜认证示范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该县同步打造出“石柱莼”品牌,研发出了饮料、美容护肤品、保健品3大类50余种优质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敲开”了日韩等国家的“大门”。(完)

【编辑:杨梦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