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㉞电网规划路上的“背包侠”
2024-06-28 09:53:17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28日电 题: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㉞电网规划路上的“背包侠”

  作者 梁燕

图为工作中的范璇。 国网重庆经研院供图
图为工作中的范璇。 国网重庆经研院供图

  “根据建设和运行部门反馈,石坪增容工程实施存在困难,但片区22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和主变重载问题突出,需要尽快拿出一个优化方案……”去国网重庆忠县供电公司调研的路上,范璇放下电话,立马从随身的双肩背包中拿出笔记本电脑,在颠簸的车上就开始了研究分析。

  眼前忙碌的人,就是国网重庆经研院(以下简称:经研院)有名的“背包侠”。做电网规划工作随时都可能接到紧急任务和出差要求,10余年来范璇已经习惯这种工作节奏,随时随地背上一个装着电脑的双肩背包,用她的话说,这样比较节约时间,可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刻苦钻研 做好主网规划“接棒人”

  2017年,范璇休完产假回来,发现主网规划团队人员调整较大且多为新人,部门主任希望她能挑起主网规划工作的大梁。

  范璇心里一阵发怵:以前有众多前辈,自己也就是一个“小跟班”,能否承担这份重托?

  尽管心存顾虑,但凡事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迸发出一股子拼劲和韧劲。范璇把前辈们的规划成果,反复进行研究和琢磨,密密麻麻地写下20余本工作笔记;为解决电网发展中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向国网经研院,以及辽宁、上海、山东等多家国网单位“取经”,经过反复校核计算、分析总结,提炼适用于重庆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控制思路。其间,她被选派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发展部挂职锻炼,更是培养了她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规划思维,对规划如何统筹平衡好安全保供、低碳转型、经济高效的关系,服务好电网运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多年来,重庆能源电力发展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长期电力保障方案、中长期电网发展格局、“双碳”背景下的能源结构转型等重大发展课题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重庆市电力公司优秀专家”“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工程师”“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一个个荣誉背后,记录着范璇一路走来的辛苦付出,也见证了她从“小跟班”到“接棒人”的华丽蝶变。

  攻坚克难 答卷“十四五”电网规划

  “十四五”疆渝±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项目如果启动,重庆电网这个“小水盆”能否经受得起“大水管”的冲击?

  重庆未来电网发展是更加经济的缝缝补补,还是应该完全重构升级?

  ……

  编制“十四五”电网规划研究任务对国网重庆经研院规划团队来说,可谓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着以“精确分析现状、精准研判需求、精心谋划蓝图”的工作目标,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指导下,经研院的同事超前谋划,与西南电力设计院合作,系统梳理电网发展瓶颈,提出了“双环两射”500千伏电网发展蓝图。

  “规划不能只是在纸上画圈圈,投资要在刀刃上、项目要能落地、电网要安全。”规划中,他们不断加强与运行部门、基层供电单位的沟通,切实掌握电网的发展需求;到中梁山等变电站进行现场实地勘察,加强选线选址,深化多方案比选,力争方案精准可行、经济技术最优;加强潮流、短路、系统稳定等论证,只为将一个本质安全的电网交到运行手上。那段时间,“5+2、白+黑”成为常态工作模式,无数次的电话交流、视频会议、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讨论、汇报、修改完善,大家最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频繁的加班曾经引来范璇家人的不满,让她左右为难。一天,女儿满脸兴奋、骄傲地拿出一张纸,天真地对她说:“妈妈,你的工作我也会了,你看我画的电网图像吗?”看着纸上歪歪扭扭地画满了密密麻麻的变电站站点、线路、电视、话筒,回想起无数个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加班的日日夜夜,让范璇心中有道不尽的愧疚和难过。但听到孩子绘声绘色的讲述,又让她终于释怀,欣慰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增添了她坚信能够做好家庭与工作平衡的信心。

  行稳致远 开启特高压攻坚之旅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电网规划是一项知识、技术、经验高密集型的工作,范璇十分注重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确保能行稳致远。

  在同事们眼中,她有时候像个“话痨”:要求新进成员熟记所有变电站和电网接线图,熟知负荷特性和电源出力特性,熟悉电网调度运行方式,了解电网发展历程;要求重点成员深入研究清楚仿真计算数据包和电力供需平台参数的物理意义、运算逻辑,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理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里,团队高质量地完成了政府、公司委托的数百项大大小小的电网规划和电网专题研究任务,逐步成长为一支视野开阔、技术扎实、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团队,成为服务公司和政府决策的“好参谋”。

  面对重庆能源保障需求,经研院组织开展中长期电力保障方案研究,提前预判“十四五”缺电严峻形势,先后深入调研西北五省、四川、西藏等省份能源电力资源,提出了新疆哈密直流入渝和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思路,开启了特高压入渝的攻坚之旅。

  重庆是否具备消纳哈密超过360亿千瓦时电量的市场空间?电网是否具备直流承载能力?规划团队在负荷预测、供需研究上开展逐月电力电量分析,用数据给出答案;结合疆渝特高压直流和川渝特高压交流深入研究电网影响,提出系统优化方案。白驹过隙,几度春秋,范璇一直奔走在特高压研究前线,频繁穿梭于成都、北京、新疆等地,经历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技术方案研究、讨论、优化完善,确保外电进得来、落得下、走得好。

  “你在推动特高压入渝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呀?”听闻这个问题,范璇淡淡一笑回答:“每天就是埋头于各种方案和论证,工作都是一个样!”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看着川渝特高压和疆渝特高压双双进入建设阶段,在平凡中追寻梦想的范璇,眼眸里射出自信的光芒。(完)

【编辑: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