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20日电 题:点亮山城·一路有你㉝川渝特高压的守望者
作者 颜玲莉

一场夜雨,稍稍褪去了重庆六月的暑意。重庆铜梁区侣俸镇新学村境内的一处川渝特高压电网塔基建设现场因雨水浸泡,愈发泥泞。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建设部基建工程项目班的王建华,与现场施工人员交涉完施工事项准备转身离开时,已被几乎没过脚面的泥土黏住步伐。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也是首次落点重庆市的特高压电网项目。该工程在重庆市铜梁区境内不仅要建设一座1000千伏变电站、8公里的1000伏线路、3基铁塔,还需在8个镇街42个村架设156基铁塔,建设138公里的500千伏川渝特高压送出工程。王建华的工作便是积极沟通协调工程前期、建设过程阶段所遇到的地方关系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运。
这份工作的“担子”有多重?
“所有工程涉及的征地、拆迁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我们去打‘头阵’,若是我们工作不给力,势必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看着眼前即将封顶的塔基,王建华如是说。
被人“堵”
耐心解释:“支付款项有一套严格的流程。”
“等一下!”
王建华踮着脚跃过身前数个泥坑,好不容易踏上硬化路面,刚要抬脚抖掉鞋底淤泥,数个村民便从他身后围了上来。
“我家被征用了195平方米土地,征地款啥时候才能发到手上? ”
“开始施工了,我的钱也没有到。”
……
面对村民述说自身的疑惑,王建华停下脚步拿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一边耐心倾听、记录,一边逐个沟通、解答。
“按照补偿标准,我家应该得到22376.25元的占地补偿。”一位名叫龚谭武的村民给王建华算着账。和他一样,眼见家门口的塔基建设接近尾声,征地款却还没有拿到,村民们心里忐忑,这才将王建华“堵”在了施工现场。
“您放心,支付款项有一套严格的流程,现在钱应该已经到了镇上,后续整个支付流程都会是公开、透明的,谁都不能乱来,我下午到镇上就帮你们问钱的事情,如果最近还拿不到,你们随时联系我。”王建华边说边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村民。
手里紧紧拽着王建华电话号码的村民,像吃了定心丸才愿“放”他离开。
“整个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班组里只有三人参与这项工作。自工程启动以来,我们奔波于政府、村社和村民之间。”王建华说,这样被村民“围堵”的场景,已经成为工作常态。
被人“追”
细心解读:“村民把政策张冠李戴了!”
在一阵又一阵急促的电话催促声中,王建华驱车十多分钟赶到了下一站:侣俸镇玉林村。
因为村里有不少农户要房屋搬迁,王建华到这里就忙着向村干部了解相关进度,询问当前所遇难题。
“你不准走!”此时,一位风尘仆仆追过来的村民,把手中一份文件递了上来。
“我家离高压电线家只有几十米,为什么不给我拆迁。我这可有国家颁布的文件,你别想蒙我。”闻言,王建华从该村民手中接过文件一看,顿感有些无奈。
原来,村民所持的是《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并不是设计建设标准,村民把政策理解错误了。
事实上,属地化工作的难点正是在于与村民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无论是征地拆迁还是安置补偿都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各个地方历史文化、民俗风俗不一,每个村民的性格和认知也不相同。王建华认为,
想要顺利推进工程属地化工作“反复协调沟通”是关键。在遇到类似的“堵点”时,一线协调工作人员更需具备“勇气”和“智慧”。
“勇气”即熟知相关政策并坚守政策底线,在具体与各方的沟通协调过程中,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智慧”则是讲求策略方法,面对不同的诉求,多打“感情牌”“亲情牌”,因地、因人制定策略,寻求突破。
被人“赶”
换位思考:“心向光明默默前行。”
在进行施工协调中,令王建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500千伏出线BN329号塔建设。
“第一次去就被当地的果园主赶了出来。”回忆起来,王建华嘴角露出一丝苦笑。原来,该塔位于永嘉镇和益村。彼时,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完成全部施工建设手续,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时发现,在此之前一家公司在暂未完善上级建设手续的情况下,先与当地一果园签订了赔偿合同。
“那家公司建设占地是我们塔基建设占地的40倍,占地补偿也对应增长数十倍,换成我肯定也不干。”虽然很理解果园主的心情,但是工程进度一刻也耽误不得。
怎么办?
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为此召集设计单位、勘查单位,前后共进行了10余次的重新设计和现场勘察,确定该塔基不具备改道条件。
王建华说,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带着“最大限度减少果园损伤和占地”“开通办实事绿色通道”等实际举措,多次上门进行沟通,最终争取到果园主的理解和支持,“前前后后历时8个月,我们跑了近100次,事情才得以解决。”
随着1000千伏变电站建设全程施工顺利,BN329塔基正式进场施工,该公司区域内500千伏送出工程属地化协调156基铁塔施工进场问题清单在今年4月全部清零,进入全线施工阶段。
王建华和队员们所负责的施工协调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并未就此松劲儿。这位川渝特高压的守望者,拉着侣俸镇副镇长曾途一行,匆匆赶往侣俸的另一个村子,在那里临时蹦出了几个亟待处理的新问题,等待他们去稳妥解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