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周鹏程|听闻忠县有个画乡
2024-05-24 20:24:39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一个隐藏于忠县长江之滨的小乡被誉为“土家画乡”后,重庆文艺界很快悉知。

  之前,我也只是听闻。

  说是三百余名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勤奋耕耘,昼夜展工,锄头挖出好庄稼,画笔描绘新生活。两年前,画家张涌给我发来一篇文章《磨子有约》,内容是讲述磨子乡乡村振兴的事迹,重点写了民盟重庆市委会联合有关单位参与磨子土家画乡创建,我推荐给《重庆政协报》副刊,不久就见报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磨子乡,但闻其名不见其影。

  后来,又看到更多关于磨子画乡的报道,这才知道:磨子土家族乡是忠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重庆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由重庆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帮扶。自2021年起,帮扶集团成员单位民盟重庆市委会正式在该乡打造“磨子土家画乡”乡村振兴项目。

  因为唯一,更显重要。因为画乡,倍加关注。

  从“泥腿子”蝶变为“艺术家”,身份陡转所以充满神秘,我决定择日去磨子乡探秘,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正在心向往之时,一日,突然接到民盟重庆市委会宣传处的电话,通知我参加今年五月初民盟重庆市委会组织的“留住乡愁,文化振兴”文艺名家走进忠县采风活动,我不用思考就满口答应了。

  我不是名家,但我是民盟的一员。

  从渝北人民大厦出发,目标驰向两百公里之外的磨子乡。

  一路上,一些艺术家高谈阔论,也有沉默不语的,而我却处于昏睡状态。因为大家都对忠县尤其是磨子乡充满憧憬,热闹议论无外乎是吹吹关于忠县的“龙门阵”。

  说不完的忠县,道不尽的忠州。

  磨子乡的名字因何而得?“磨子土家画乡”又是怎么来的?磨子乡究竟有没有磨子?磨子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变化如何?……种种疑惑随着车窗两边青山和树木的奔跑而在我脑海中盘旋。当我从朦胧中醒来时,考斯特已经行驶到一条街道的末端,准备停靠在一个院坝里,院坝进门的墙上挂满磨盘,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磨子”标签告诉我们,磨子乡到了!

  百闻不如一见。在乡政府的小院里,最耀眼夺目的是“磨子土家画乡”的招牌。仔细看了墙上的简介后,叹为观止。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已累计培训农民画工学员500余人次,培养主创人员60余人,培育骨干农民画作者10余人,创作农民画作品500余件。

  成果最有说服力。

  画室在乡政府一楼,不大,雅致。

  里面堆放的画作具有浓厚的土家民俗风情特色和鲜明的土家文化元素。大部分作品色彩亮丽、造型生动简约、构图丰富饱满,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土家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健康快乐的精神风貌。

  这时,画室里几位农民画工正在聚精会神作画,看样子,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并没有打扰到他们。年轻美丽的驻乡干部杨晓娇热情向我们介绍在场的画工和作品。

  听了才知道,这些农民画工的作品有400余件在忠县忠州老街非遗展馆、忠县忠州广场、忠州博物馆以及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等地展览。其中《五彩坡》《土家花园像菜园》《满城橘》3件作品在首届川渝两地乡村振兴新农民画联展中获奖,《文化站快乐多》《春耕忙》《振兴大道与高速公路》等7件作品获邀参加了云南省第七届农民画展,获得好评。

  我们来得凑巧,今天恰好是他们举办第十三期“磨子土家画乡”培训之日。

  正如黄晓彦所说,从农民到画工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培训。而今天乡里请来的大师不是别人,正是李毅力。说到“磨子土家画乡”,绝对不能绕过他。

  磨子乡以农业生产为主,靠什么推动乡村振兴?民盟重庆市委会作为磨子乡乡村振兴帮扶成员单位,三年前,就组织文化专家团队深入调研磨子土家族乡,发现,磨子乡户籍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不到4000人。农村老年化、空心化现象非常严重,文化生活十分单一。经过缜密调研,民盟重庆市委会决定以“土味”(土家、乡土)文化作为突破口,打造忠县磨子土家画乡,为当地经济发展“造血”。

  李毅力何许人也?

  著名版画家,綦江农民版画的传承者,曾获原文化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优秀辅导员”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民盟画院院长。

  李毅力大胆提出:把綦江农民版画的培育和运营模式移植到磨子乡,打造“磨子土家画乡”!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磨子乡党委和市驻乡工作队的一致肯定。2022年10月,磨子乡被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授牌为“重庆市农民画创作基地”。2023年,磨子乡又被重庆市美术家协会授予“磨子土家画乡”称号。

  这一切主要是李毅力的主意和功劳。

  画工刘凤英最有发言权。

  她是磨子乡磨子社区的居民,没读过书,没上过学,用她的话说“笔都握不稳”。“磨子土家画乡”第一期培训班开班时,她背着孙子参加。“我没文化,自己的名字都写不起,不是画画的料”。“没关系,你慢慢学嘛,事在人为。只要坚持,一定会画得好的。”时挂职担任磨子乡副乡长的黄晓彦苦苦相劝。“好嘛,我试试看。画不成就算了。”刘凤英硬着头皮参加培训班。一开始,她画得不好常常自己生闷气。在李毅力的悉心教授下,刘凤英慢慢掌握了调色、勾线等绘画基础知识,对绘画有了信心。经过不断努力,刘凤英现在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工。2023年,她的绘画作品还获得市级评选的奖项,绘画收入有两千多元。

  这样的事例还很多,70岁的唐兴元自土家画乡培训班开班以来,一直坚持画画。2023年,他的绘画作品卖了将近一万元。磨子土家族乡堰口村50岁的村民余善兰逢人就说“我喜欢画画,每天忙完田里的活总想画几笔。真没想到,我一个农村妇女的画还有机会挂在大城市的艺术馆里展览!我一定要继续画画,画出我们的幸福生活!”

  这里有山,曰磨子山;这里有水,曰磨子湖。

  山如磨形,湖似磨状。

  故,名为磨子乡。

  磨子乡以前有个打铁铺,位置甚好,四周风光迤逦,可遥望远方。下午,我们便去参观,打铁铺现在正在改造为磨子乡农民画主画室、农民画陈列馆和土家非遗馆。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让我们可以想象到“磨子土家画乡”的美好未来。

  磨子湖波光粼粼,湖面游船整装待发,湖岸铺设有跑道,可以跑步,也可以散步。磨子湖三面环山,俨然一幅生态景观图,环湖产业路、管网、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

  我们在刚刚建好的磨子乡竹园稍作停留,傍晚,清风拂面,远处的天空突然升起一道彩虹,也许那边正好雨过天晴。大家都在抢着拍照,留影,而我却被郑板桥的诗《竹石》迷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是啊,磨子乡的蝶变难道不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吗?创建和光大“磨子土家画乡”难道仅仅是文化振兴?

  我相信,“磨子土家画乡”的招牌和作品一定会走出忠县,走出重庆!

  甚至,更远!

  作者简介:周鹏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兼报告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重庆新闻媒体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花开的声音》《迷雾城》《藏地心迹》《大地回音》等专著10余部。

【编辑: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