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4日电 题:綦江区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调查与思考
作者 陶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如何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凝聚强大合力,是新时代统一战线担负的时代使命,也是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重点内容。调研组深入綦江各街镇、村居、企业开展调研,提出了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对策,明确了统一战线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方向。
一、深刻认识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增强参与乡村振兴的共识性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是发挥法宝作用、强化使命担当的时代要求。发挥优势,致力于汇集振兴力量、凝聚振兴共识、融入振兴文化、培育振兴产业、改善振兴环境,是助力乡村振兴成为统一战线新时代发挥作用、使命担当的重要任务。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是秉承传统、提升服务大局实效的重要内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也是基层统一战线的价值所在。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统一战线秉承传统,进一步拓展履职尽责平台、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增强履职实效的重要内涵,丰富了统一战线展现新时代新风采的承载平台。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是发挥独特优势、实现创新发展的价值彰显。乡村振兴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既需要党中央高瞻远瞩和战略谋划,也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可以在更大平台更宽领域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投身乡村建设,让乡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彰显统一战线立足新起点实现新作为、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新价值。
二、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差距,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的针对性
綦江统一战线以“綦事我在”为平台,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有我在”专项行动,从思想引领、产业发展、教育提质、医疗提速、基层治理等方面为乡村振兴凝聚智慧、贡献力量,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通过调研发现,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凝聚统战成员共识参与乡村振兴还有差距。在调动农村优秀人才、新乡贤等基层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上着力不够,对活跃在乡村的自由职业者、新媒体从业人员和新乡贤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引领还不够充分。二是汇聚统战成员智慧献策乡村振兴还有差距。广泛汇聚统战智慧围绕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还不够,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调研、深层次的剖析还不够充分,与实际结合紧密度不够,促进相关政策的监督和落实效果还不够好。有的乡村振兴项目存在民主监督参与度较低,项目落地效果不够理想,后续发展困难等问题。三是集聚统战成员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还有差距。有的镇村统战力量相对薄弱,本土民营企业做强做优还不够,医疗、教育、法律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不多,能为本地、本区域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力量比较有限。各统战组织在助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平台打造不足、创新措施不多,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三、抓住做实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深化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效性
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广泛凝聚共识、汇聚智慧、贡献力量,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提供巨大助推力,在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中展现统战新作为。
(一)着力凝聚共识、整合资源,为乡村振兴增强生机活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挖掘和整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形成最大公约数、汇聚正能量。一是做好“同心”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大力宣传和阐释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深刻认识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优势作用和责任担当,激发把乡村振兴作为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共同情感,增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汇集社会各个阶层资源。利用各类平台载体,为统战成员联谊交友、开展活动、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提供指导和帮助,促使各界人士之间、各界人士与经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互动,实现信息联通、资源共享、共谋发展。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信息,积极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加主动投入乡村振兴实践。三是凝聚新乡贤智慧和力量。将乡贤人才纳入统战视野,挖掘农村知识分子、农村劳动者、农村企事业单位或乡村社会组织中有代表性的人才,探索建立乡贤联谊组织,开展“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乡贤活动,引导支持新乡贤带领创业团队、引进外地先进技术、贡献资金力量,回乡创业发展,共同促进乡村振兴。
(二)着力汇聚智慧、建言监督,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参政建言、民主监督优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一是提高建言献策质量。团结引导统战成员特别是对农村经济、农田水利、乡村规划等工作有专业特长的统战成员,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破解难题,将第一手资料转化成科学决策资源,有效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搭建参政议政平台。积极搭建、拓宽党外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平台,组织各界党外人士,紧紧围绕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寻找乡村发展适合模式等问题,开展实地调查,提出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三是提升民主监督实效。统一战线通过参与乡村振兴有关项目和对其进行中期保障、后期跟踪、持续指导,对乡村振兴有关重大决策、重要决策进行严格有效的民主监督,帮助党委政府发现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监督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着力发挥优势、贡献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保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各种社会资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实事、乡村治理等方面提供实质性支持和保障。一是助力产业发展方面。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万企兴万村”等活动。发挥商会作用,开展以商招商,优化乡村产业,激发乡村市场活力。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结合多种合作经营模式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产业发展。依托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数字化服务平台,推进农村数字化发展,带动线上销售。二是民生事业方面。整合统一战线人才等资源,定期赴乡村一线开展文化下乡、医疗下乡、技术下乡等服务活动,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指导,提升农村文化、医疗服务质量。选聘农村技能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为技术带头人,将科学技术向村级延伸。三是乡村治理方面。积极探索村(社区)统战工作机制,发挥新乡贤亲缘、人缘、地缘等各种优势,推动乡村自治。整合统战力量,开展农村法治宣传,科普法律知识,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建立完善协商对话机制,畅通各界代表人士利益诉求和政治表达渠道,帮助理顺情绪,及时化解矛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健推进构建共建共享、和谐安定的良好社会环境。(完)
(本文作者系中共重庆綦江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