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2日电(侯昌令)“好几个夜晚睡不着,就担心我的蔬菜活不了,这下地里恢复了浇灌,我瞌睡也睡得安稳了,幸亏有你们的帮忙。”近日,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村民周先生在民革江津区委会黄庄调解工作室对调解员帮助解决菜地灌溉难题表达感谢。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2022年,民革江津区委会在江津区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下,将“民革党员之家” 建设到了该区永兴镇黄庄村,并与民革党员所在律所合作共建调解工作室,选派民革党员中的专职律师每月至少有一天到场值班,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统战成员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矛盾化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民主党派共建调解室打造了基层治理样本。” 民革江津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陈龙说,通过探索和实践,发挥统战特色,共建调解室在基层治理中不断向横纵延伸,与部门、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四级联动形成资源互补,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江津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江津区委统战部围绕增强特色优势和品牌抓手,支持各民主党派和统战系统有关单位抱团打造各具特色的亮点经验和阵地,在知情明政、协调服务、协助治理等方面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党外人士在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使之成为一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此外,江津区委统战部每年定期举办培训,对有责任担当、有发展潜力的党外人士进行培训,促使其成为社会治理的“参谋助手、协调能手、服务高手”。截至目前,共发展法律界党外人士80余人,其中律师事务所主任或者合伙人占60%,都具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和较强的法律服务能力。
自民革江津区委会黄庄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累计接待来访群众400余人,化解纠纷50余起,涉及金额50余万元,为基层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