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18日电 题: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如何“落地生花”
作者 陈媛
“自开园以来,园区已入驻跨境电商企业50家,入驻率达到98%。”12月12日至15日,记者跟随“向西开放@一起向未来”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了解到,该产业园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合作优势,进一步深化中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为重庆市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12月4日,重庆印发了《重庆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市场主体引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创新发展、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完善物流服务网络、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推出15条政策举措,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如今,借助不断升级的物流通道和各类创新性举措,在重庆“买”全球、“卖”全球更加便捷,跨境电商发展迎来更多机遇。
搭建“桥梁”国际交流更方便
位于重庆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的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商业面积共1.7万平方米, 园区企业目标市场以欧洲、北美市场为主,东南亚为辅,中亚、非洲市场同步推进发展,与亚马逊(Amazon)、来赞达(Lazada)、Jumia等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在多领域达成深度合作。自开园以来,园区入驻企业50家,出口量达30亿元人民币。
“产业园拥有培训、物流、供应链金融、财税、贸易、结算等六大端口,涵盖了跨境电商贸易的各个节点与企业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新加坡阿朗斯投资集团主席廖洪海说,未来,园区将以服务重庆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服务“陆海新通道”建设为核心,以“中新合作”为抓手,协调多方资源,构建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电商新模式,推进中新合作项目在多领域、多元化的高质量发展。
来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企业天地的大龙网集团,记者现场了解到,大龙网通过数字化赋能为国内外跨境贸易企业搭建数字化桥梁,首创“两国双园”模式对接全球海外渠道合作,目前,国内有102个龙工厂和22个海外OSELL数字贸易产业服务基地,正通过大龙网平台实现跨境B2B的线上贸易对接。
“重庆是大龙网的根,同时也是大龙网全国及全球数字贸易产业服务网络的中枢。”大龙网集团创始人冯剑峰说,作为扎根重庆并在此成长起来的数字贸易企业,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数字贸易的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参与丝路电商提供便利,助力重庆数字贸易产业做强做大。
跨境电商出口生态圈更完整
在重庆高新区西永综保区B区,几辆满载保时捷汽车的超长卡车正缓缓驶入监管卡口,并被运往区内仓储。记者走进保税区仓库内看到,上百辆保时捷汽车琳琅满目,接下来,它们将被运往西南地区的4S店。
随着出口货物日益频繁,西永综合保税区联合西永海关在区内设立跨境电商出口监管场所。“原来,货物装箱后,到达口岸再查验,程序复杂。现在,在海关监管下,我们在综保区装箱,到口岸后不需要再查验,省时又方便。”重庆米多奇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剑说,“自从监管场所投入运行,每车的查验作业时间减少4至5个小时。”
西永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的投用,大大降低企业在口岸排队等候查验所产生的时间资金成本。据初步估算,可为企业单车节省仓储成本和二次掏箱成本约2000元,节省通关时间 50%。
重庆海关所属西永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副科长李杭洋说:“依托重庆传统优势产业,西永海关推动构建‘跨境电商+产业带’孵化服务体系,为关区汽摩配件、花椒、预制菜等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做到全程‘一次运输、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分类管理和便捷进出区,支持跨境电商出口7x24小时预约查验,提升企业通关时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