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0日电 题:区划调整落定 北碚迈入“北大门”时代
作者 陈媛 霍吕
缙云含翠,华蓥叠嶂,嘉陵潮涌。随着重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落定,北碚,这座承载着厚重人文底蕴与优良生态禀赋的城区,历史性地被赋予重庆中心城区“北大门”的时代定位。
这既是地理版图的重新勾勒,更是发展能级、区域功能与城市使命的重新塑造。北碚,正以昂扬之姿,开启从“后花园”到“北大门”的跨越式征程。

空间重构,门户地位跃升
此次区划调整,原北碚区水土、复兴等5个镇街划入两江新区,原渝北区大湾、统景等5个镇划入北碚区,北碚区域面积从751.56平方公里变为1092.13平方公里,在实现空间格局战略性重构与助力国家级平台能级提升的同时,也扛起了推动重庆“北大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
区划调整后,凭借对川渝高竹新区这一全国首个跨省共建新区的全面承接,北碚一举从“非毗邻区”跃升为川渝合作的“最前沿”,更从重庆向北发展的“终点站”嬗变为联动两江新区、辐射川东北的“桥头堡”。
可以预见,北碚从此不再是重庆的“北缘终点”,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广发展轴”上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名副其实地肩负起重庆“北大门”的光荣使命。
廊带聚合,产业动能迸发
优良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历来是北碚的“金字招牌”。此次区划调整,还使北碚收获了华蓥山、御临河、统景温泉等生态财富。这些更加富集的生态旅游资源,将为北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生态颜值”加速转化为“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北碚坐拥西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内生动力强劲。区划调整后,在重庆市级层面的统筹谋划下,北碚必将与周边区域实现更高水平的错位协同与链条互补,携手构建一条贯通重庆北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廊,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此外,作为高竹新区的“战略后方”与“功能母体”,北碚有望与新区构建“研发在北碚、转化在高竹”的跨省域产业协同生态,从而形成一条从两江新区经北碚、延伸至四川的“科技创新走廊”。
此次区划调整,为北碚的产业布局确立了新坐标、开拓了新腹地,产业腾飞自此海阔天空,振翅有望。如今,依托“北大门”的枢纽定位,一幅“廊带聚合、跨界融合”的产业宏图正在北碚大地徐徐展开。
愿景铺展,时代使命绘华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北碚告别了偏安一隅的“后花园”旧识,而是集“中心城区北部门户”“科学城功能互补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三重战略使命于一身的要地。
未来的北碚,将是一个高端要素汇聚的“价值枢纽”,人才、资本、技术、信息将在此高效流通、碰撞创新,通过“北大门”奔腾涌向更广阔的区域腹地。未来的北碚,更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梦想之城”,这里既得都市的繁华便利,又享田园的宁静诗意,既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也是安顿心灵的家园。
山河为卷,奋斗作笔。此次区划调整,是时代赠予北碚的重大历史机遇。生活于此、奋斗于此的每一位北碚人,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亲历者、推动者和成果共享者。期待北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中,续写新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