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30日电 (梁钦卿)近日,2025年京津沪渝暨川渝林草执法协作座谈会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指导,重庆市林业局牵头组织,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川的林草执法骨干,围绕“执法规范化、协作常态化、监管智能化”展开深度对话。
会议指出,京津沪渝及成都作为肩负国家战略使命的超大城市,要着力推动三大转变:从“各自为战”到“体系贯通”,实现指挥顺畅、执行有力;从“粗放执法”到“专业执法”,做到装备精良、流程规范;从“执法打击”到“生态善治”,兼顾惩治违法与生态修复。
在核心交流环节,京津沪渝川五地代表轮番“亮家底”。北京从市域治理到京津冀协同,构建起系统性执法创新体系,为超大城市林草执法立起“高标准”。天津构建“市级统筹、区级联处”机制,打通林地与土地数据壁垒,更与京冀签订《京津冀林业和草原行政执法协作备忘录》,今年以来开展联合巡护700余次,有力震慑了跨区域违法行为。面对林草资源“总量有限、分布零散”的特点,上海市在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搭建“天空地人”立体化监测网,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联动,执法效率较传统巡查提升3倍。
此外,为守住“绿色财富”,四川省今年密集推进地方法规更新,从法治源头为林草资源“上锁”。重庆40个区县中36个执法队伍由林业主管部门直接管辖,14个区县成立专门执法科室,2025年开展“护绿2025”“清风2025”等5个专项行动,查办案件1569起,案件数量连续4年下降。
重庆与四川地缘相接、山水相融,林草资源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地执法协作,正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一环。会上,川渝代表围绕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跨区域案件协查、执法标准互认等议题深入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未来将加密联合巡护频次,打通违法线索共享渠道,对跨区域流窜违法行为“联手打击”,让长江两岸的绿意连成一片、护成一体。
这场在长江上游绘就的林草执法“同心圆”,为超大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方案,更打造了区域协同保护的“川渝样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