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天空蓝、碧水清、生态绿 渝中“生态画笔”勾勒美丽画卷
2025-10-28 14:53:14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28日电(记者钟旖)“如今的渝中,抬头可望‘天空蓝’,俯首可见‘碧水清’,放眼满是‘生态绿’,生态文明之光处处绽放、绿色发展之美尽显眼前。”28日,谈及“十四五”期间美丽渝中建设成效,渝中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江如是说。

  当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渝中举行,当地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蓝天保卫战”、 改善人居环境、幸福河湖与绿色交通、“无废城市”建设等,系统介绍渝中如何以“生态画笔”勾勒美丽画卷。

  刘晓江称,“十四五”期间,当地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多个标志性战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以“减污降碳、向新向绿”为治本之策,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突破;以“生态优先,保护修复”为有力手段,生态大美格局实现新提升;以“数字赋能、高效治理”为工作导向,现代环境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渝中区生态环境工作获得市级及以上各类荣誉25项,还入选了2024年度“中国美丽城市典范”,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区。

  具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渝中区锚定“蓝天保卫战”目标,坚持“144N”治气思路,推动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聚焦城市品质提升、生态环境改善,该区在“两江四岸”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消防审验机制创新、建筑节能降碳四大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效;为筑牢长江生态屏障,渝中推动还岸于民,实现滨水空间蝶变,累计完成生态修复270万平方米,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区19.1公里滨江岸线焕发新生,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滨水休闲空间,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生活垃圾分类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间,渝中区建成了全市首个“无废城市”主题宣传教育基地。重庆市鹅岭公园管理中心(渝中区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郭涛在回答中新网记者提问时说,当地始终以“全方位推进、全过程分类、全社会参与”为核心抓手,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渝中模式”。截至目前,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超70%、回收利用率超43.9%,各项关键指标稳步提升;全区360余个居民小区已实现楼层撤桶全覆盖,发放居民家庭厨余垃圾桶20余万个,1800余个集中投放点提档升级率达100%,相关经验获评“重庆城市治理典型案例”。

  下一步,渝中区将持续深化“全方位推进、全过程分类、全社会参与”的“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巩固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不断健全长效机制,为建设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渝中注入更强动力。(完)

【编辑:肖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