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1日电(梁钦卿)近日,由重庆市政协办公厅组织的“凝心聚力巴渝行”媒体采访报道活动走进长寿区,记者了解到,长寿区自2021年以来积极打造“渝事好商量”基层小微协商平台,有力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效衔接,畅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5年8月,长寿区累计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39场,形成协商意见210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8个,惠及群众50余万人。
据了解,长寿区将政协委员重点关切问题搭载“渝事好商量”平台上,打造1个区级协商议政厅;逐步在8个街镇联络组分别设立协商议政室,作为街镇协商议政活动主阵地;成立“翰墨丹青”“渝阅寿乡”等界别委员工作室,搭建政协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平台;在19个街镇辖区村(社区)打造N个“黄葛树下好商量”站和“楼宇协商”点,构建起“厅—室—站点”立体化协商格局。
同时,长寿区注重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手段开展协商,坚持“就近、就事、就便”原则,灵活选择协商地点,既有部门街镇、村(社区)会议室里“面对面”,也有村民院坝里“围成圈”,基层群众参与协商更加便捷,感觉政协就在身边。
围绕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和实际困难,长寿区精选切口小、关联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协商条件成熟议题,采取“政协协商+基层治理”模式,在基层治理中寻良方、解难题、聚共识。
为了把协商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长寿区开展协商议事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院坝“四进”活动,推动委员履职重心下移,真正让委员直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截至目前,长寿区39场“渝事好商量”基层小微协商活动议定的95项问题均得到办理落实。比如,长寿湖镇龙沟村扶贫车间提档升级事项,得到相关部门认真办理,该扶贫车间不仅顺利获得新的营业执照和备案许可证,还通过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筹集资金优化了厂房分区,购置了压豆干机等设备,生产效能得到极大提升,脱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