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科技之光耀两岸,青年之力促交流
2025-09-09 15:30:13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9日电 题: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科技之光耀两岸,青年之力促交流

  中新网记者 钟旖

  这是一场青春飞扬、创意无限的赛事比拼;

  更是一次开放共享、交流协作的相聚盛会。

  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在重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12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 234名青少年跨山越海,带来126件创新发明作品。

  在海内外专业评审团的参与下,青少年放飞梦想,以新时代的创新之姿,搭建两岸融合交流、国际创新协作的桥梁。

盛会启幕,创意涌动赛场

  9月5日下午,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正式启幕。重庆市台办副主任刘建南宣布展会开幕,市教委、市科协、团市委及南岸区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活动。

图为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启幕现场。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第四届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启幕现场。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本届展会,有来自中国台湾的5件作品参展参赛,来渝参展观展的台胞达到60余人。

  人流如织的路演现场,这些跨越海峡而来的“小发明家”昂首挺胸、落落大方地向现场观众讲述自己的创新故事。

图为台湾学生高仕丞展示自己的创意发明。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台湾学生高仕丞展示自己的创意发明。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你好。‘智慧书包’是一款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得每日所需的创新设计。我发明这个是因为我常常忘记带东西……”来自中国台湾彰化爱因斯坦实验中小学的高仕丞熟练地介绍自己的首个创意作品。为了这一刻,看似几百字的内容,他私下准备了两三个月。“这是我第一次到大陆,大家给了我很多认可和鼓励。”年仅9岁的高仕丞说,钻研的过程充满乐趣,这将激励他继续在科技创新中放飞梦想。

图为台湾学生邓颖展示自己的创意发明。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台湾学生邓颖展示自己的创意发明。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科学创意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我也从中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13岁的中国台湾惠文高中学生邓颖说,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通过努力变为现实,是一件很酷的事。

  13岁的陈羿璇带着“声控单杠”创意亮相。单杠的基座上有一个轨道,透过声音控制,可以使活动臂沿着轨道上下移动,依据使用者身高适当调整。“目前创意已在台湾申请新型专利。”陈羿璇认为,生活实践是滋养创意的丰厚土壤。发明产品在操作简单、广泛适用人群的同时,还可以更有趣味性。

图为与会嘉宾与台湾学生交流。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与会嘉宾与台湾学生交流。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是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青少年交流、合作的创意平台。”展会承办方、重庆邓鸿吉创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鸿吉介绍,该展会启动于2021年,旨在整合境内外的创新发明资源,搭建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推动青少年专利成果转化,前三届展会已吸引33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参与,亮相了967件作品,落地了17件专利。

国际舞台,链接更美期待

  在众人的欢呼、掌声中,“全球发明家创新联盟”在会中正式揭牌。

图为“全球发明家创新联盟”揭牌现场。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全球发明家创新联盟”揭牌现场。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该联盟由重庆邓鸿吉创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阿合作与发展协会、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孟加拉国“一带一路”汉语中心(BRCC)、澳门新方盛集团等共同发起,将通过整合境内外创新资源,为全球青少年发明家搭建技术交流、专利孵化、成果转化的长效平台。

  联盟的成立,无疑为中国与世界青少年的科创交流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关心科创、关心青年的老面孔、新朋友纷纷送上祝福,许下美好期待。

图为澳门奥邦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朝盛致辞。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澳门奥邦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朝盛致辞。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来到智博会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我既感受到重庆这座城市的科创活力,更看到海峡两岸青少年创新交融的美好图景。”联盟参与者、澳门奥邦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朝盛毫不吝啬对活动的夸奖。他表示,青少年是连接澳门与内地、连接海峡两岸的“最佳使者”。未来,联盟将帮助更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青少年,将“创意”变成“产品”。

图为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副秘书长Kashif Sharif致辞。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副秘书长Kashif Sharif致辞。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青少年专利孵化展为全球青少年的创新发明事业构建了一个珍贵的交流平台。巴中情谊,正在青少年科创领域焕发新活力。”联盟参与方、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副秘书长Kashif Sharif带来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的祝福,“一直以来,巴基斯坦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与各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相信此次展会将进一步增进巴基斯坦与各国青少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图为与会嘉宾观展。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与会嘉宾观展。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重庆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也表态,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既是青少年创新成果的“展示舞台”,也是青少年相互学习“交流平台”,更是知识产权点燃青少年创新之火的生动实践。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将做青少年创新路上的“守护者”与“助力者”,与社会各界一道,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助力更多“校园发明”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实现价值,让更多“小小发明家”成长为懂创新、会保护、善运用的科技人才。

交流融合,青年之力可期

  正如与会专家所言,展会上的每一件青少年作品,都是合作的“种子”。只有各方通过合力,为这些创意提供专利指导、技术转化支持,才能让“种子”长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大树。

图为展会现场,青少年展示创意发明。重庆市台办供图
图为展会现场,青少年展示创意发明。重庆市台办供图

  经过展品评审、科普讲座、知识产权普及、青少年现场路演等系列活动,展会迎来颁奖典礼和签约环节。

  组委会按照作品的市场性、专利性、新颖性和创新性等标准,组织海内外专家现场评审,最终评出金银铜等奖项。已连续担任四届评委的澳门创新发明协会会长黎栢强评价,从专业性、功能性角度分析,本届展会呈现出作品质量更高、国际化水平提升等特点,紧跟时代脉搏,AI创意的植入也大幅增加,反映出当下青年群体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彰显了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魅力。

图为展会颁奖环节。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展会颁奖环节。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更令人振奋的是,截至发稿,已有7件具备较高市场价值和商业性的创新发明作品与相关企业达成交易协议,将加速落地转化。青少年的奇思妙想,不再流于想象,而将走进更广阔的市场、民众的身旁,在时代注脚下属于青年的科创之力。

图为展会签约环节。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图为展会签约环节。中新网记者何蓬磊摄

  为期4天的展会不仅是两岸青少年的竞技场,更是互动交流、深化友谊、促进融合的大舞台。

  中国台湾彰化师范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生杨钧嘉是一名“老将”,参赛足迹涉及海峡两岸多个城市。他说,参展参赛不仅是让自己的创造被更多人看见,更重要的是结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朋友,拓宽眼界,与同好碰撞思想。

图为参展参赛的青少年合影。重庆市台办供图
图为参展参赛的青少年合影。重庆市台办供图

  “青少年科创是两岸融合的‘软纽带’。展会将持续为青少年科创赋能,助力‘科技强国梦’从青少年起步,向全球延伸。”邓鸿吉表示,专利发明一端连着市场,一端连着创新。一个微小的创新真正进入产业化,也可能带来产业链的重塑。

  未来,青少年专利孵化展暨国际发明展将继续发挥展示创意成果、对接企业、孵化专利的作用,助力更多“小小发明家”成长为实践型科技人才,搭建两岸交流融合、国际创新协作的桥梁。(完)

【编辑:景诗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