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联合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关联涉外商事纠纷
2025-06-17 14:57:44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17日电(杨梦逸)6月16日,重庆市贸促会调解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共同设立的“联合调解工作室”成功化解两起关联涉外商事纠纷。这是自“联合调解工作室”设立以来,通过选派港籍调解员引用国际调解规则对接,首次成功化解关联涉外商事纠纷。

  案件当事人在签订调解协议当天向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提出司法确认申请。该法院于当天组织听证会,通过司法确认固化协议约定。调解组织和人民法院的高效对接,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了高质效的法治保障。

  据了解,其中一起纠纷为一家外国公司与重庆某企业因国际知名动漫形象产生的展览合同纠纷。纠纷发生后,外国公司于2024年将重庆企业起诉至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法院根据案件涉外因素,将案件委派给重庆市贸促会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调解中心受案后,对案件基本事实、争议焦点详细研判,认为该案适合发挥“联合调解工作室”国际化、专业化优势,于是选派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院长徐晶担任调解员。

  该纠纷的主要争议焦点涉及知识产权、展品归回(清点)、赔付金额等。随着调解工作的深入,重庆企业在调解过程中就知识产权争议作为诉讼请求,于2025年向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起诉该外国公司。由此,双方的矛盾由原来的合同纠纷叠加了知识产权纠纷。

  在近两年的调解过程中,香港籍调解员徐晶将国际调解规则与丰富实践经验相结合,采用国际常用的促进式调解模式,与双方当事人往复6次面对面协商交流、并召开了2次视频调解会议,组织双方对展品清点、赔付金额、给付时间、调解协议书内容等进行多轮沟通确认,签订案件保密承诺书,得到当事人充分肯定,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贸易、国际知识产权及金融等案件中,当事人的商事纠纷调解需求更加精细化。为满足不同当事人的需求,该法院与不同的商事调解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以便高效、便捷地解决相关纠纷。

  “市贸促会调解中心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调解研究院于2024年8月共同设立‘联合调解工作室’,旨在深化跨法域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工作机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港籍调解员在国际商事纠纷化解中的专业优势,携手破解涉外商事难题。”重庆市贸促会调解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充分发挥自身涉外商事法律服务职能,服务企业走出去,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大格局,在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方式融合发展上主动作为,为国际商事纠纷化解注入新的活力。(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