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11日电 题:巫溪警方以“一标三实”为牵引 打通服务民众“最后一米”
中新网记者 刘相琳
近日,一场阔别30年的重逢在重庆巫溪县公安局宁河派出所上演,流浪到巫溪30年的代某,与四川的亲人在派出所团圆,代某与侄子在派出所内相拥而泣。这场团圆源自巫溪宁河派出所民警张庆在“一标三实”工作中的一次入户采集信息。
“一标三实”,即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公安机关将“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有效途径。
巫溪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全县幅员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39万,集大农村、大山区于一体。自“一标三实”工作开展以来,巫溪公安始终秉持为民初心,践行为民办实事,推动警力下沉,打通维护安全稳定最前沿,连通服务民计民生第一线,社区警务持续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民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

变“坐堂办公”为“主动上门” 当好民众“服务员”
“太谢谢你们了,不仅给我恢复了户口,还想办法帮我申请了低保。”巫溪县峰灵镇的李大爷握着社区民警的双手说道。
峰灵派出所所长谭洪炜说,李大爷外出务错过办理二代身份证户籍登记。民警在“一标三实”入户采集信息中了解到,李大爷无儿无女、身体多病,因没户口无法享受低保政策,民警随即主动上门为其恢复户口,并协调落实低保救助政策。
巫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童一楷介绍,该局今年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百村千社万家采”行动以来,由过去“坐堂办公”转变为“敲门入户”主动服务群众,按照全量入户、逐人见面、精准核查要求,全面起底核查全县身份不明、来历不清人员信息20余条,帮助1名四川达州籍滞留巫溪近30年流浪男子回家团聚,摸排采集多年离家出走无户人员信息12条,全部恢复户口并办理身份证件,为部分失能特困群体享受民政救济政策提供了先导性、前置性工作支撑。

变“所内调解”为“入户化解” 当好纠纷“调解员”
巫溪县蒲莲镇百安村李某元与邻居李某沛因土地权属引发矛盾纠纷数十年,因陈年积怨过深导致镇村干部多次化解未果,社区民警“一标三实”入户排查发现双方当事人准备发生过激行为后,迅速联合镇村干部采取蹲户调解、现场确权、重新颁证等措施,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事心双结。
在巫溪县蒲莲镇党委书记周敏看来,社区民警真正把群众“鸡毛蒜皮”的小事当成“绝不忽视”的大事,用解民忧的“小举措”托起了镇村社的“大平安”,致使该镇今年实现恶性案件零发案、矛盾纠纷零上交、重点人员零肇事、交通事故零亡人“四零”工作目标。
巫溪警方通过分析研判历年警情案情发现,家庭类、情感类矛盾纠纷警情数居高不下,这类案事件受害人多为妇女和未成年,隐蔽性极强且极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
为此,巫溪警方结合“一标三实”工作,决定创立“龚姐倾听”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队品牌。针对“一标三实”入户走访摸排发现的各类涉妇涉生矛盾纠纷和案事件,“龚姐倾听”团队一站式提供法制宣传、安全教育、防范化解、打击惩处、维权救治和心理疏导服务,今年举办法制宣讲186场次,化解家庭矛盾400余起,破获侵权案件178件,救助妇女儿童500余人次,申请司法救助金10万元。
“龚姐倾听”女警工作队负责人龚静说,得益于前端入户摸排、现场就地防范化解,全县女性、未成年人受害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8.52%、20%,巫溪县公安局今年因此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殊荣。

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 当好治安“巡逻员”
近日,巫溪县公安局通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崔继在入户采集“一标三实”信息工作中发现,一民居大门紧闭、房内却有声响传出,通过向周边邻居打听该房住有一独居老人,多次敲门未果后,民警从房屋二楼翻窗而入,发现老人因病卧床两天已奄奄一息,随即驱车护送老人就医,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据介绍,巫溪县公安局探索“一标三实+巡防”融合警务,一体化部署开展城乡巡逻防控工作,创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城区巡处一体化勤务新模式,今年投入200万元购置6个平台车用于街面巡逻防控,打造巡防处突、服务群众移动警务平台,整合农村地区村社干部、乡村警务助理、巫溪义警、乡贤总管等群防群治力量,在全县边远乡村组建168个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实现处早控小、巡处融合、以巡促防,典型经验做法获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全市推广。
今年以来,巫溪警方已累计入户救助重病老人29人次,查找走失人员56人次,排查新增隐性精神障碍患者12人次,服务民众近3000余人次,全县刑事警情、治安警情、街面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6.8%、18.7%、25.2%。

变“一时一域”为“全时全域” 当好信息“采集员”
“以前总认为公安工作的主责主业就是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基层基础工作都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出不了成绩的务虚之举,自从这次我所在‘一标三实’入户摸排工作中,查获1名一重大刑事罪犯后,我才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巫溪县公安局白鹿派出所所长曾宁说。
据介绍,巫溪公安深度拓展“一标三实”实战应用,按照“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人”要求,全覆盖开展“人、事、地、物”信息要求采集,明确“数据大采集、雪亮大布建、人员大排查、线索大起底、逃犯大清零”五项任务,自主研发“渝快采”互联网手机APP,有效支撑打击破案、服务群众等实战警务。截至目前,巫溪公安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入户率已达100%,采集核实各类信息90余万条,创造了90天内核查比对抓捕30名网逃人员工作新纪录。通过“一标三实”大会战反哺实战取得良好成效后,进一步树牢全警抓基础、主防控理念,实现由“要我采”向“我要采”的根本性转变。
变“照本宣科”为“乡土语言” 当好法制“宣讲员”
“大家千万要提高警惕,赚钱不容易!”近日,在巫溪县古路镇上演了一场热闹的警民恳谈会。古路派出所利用户外LED大屏,用一组组直观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段段标准的“土话”,用接地气的方式给辖区居民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引发大家阵阵笑声,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了防范电信诈骗、入室盗窃、非法集资等安全意识。
今年以来,巫溪公安坚持抓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社区警务等“三大警务”工作,依托“一标三实”入户信息采集,部署全局18个派出所深入329个村(社区)召开“院坝说警事”警民恳谈会,推行“一会三事”(矛盾纠纷会上调+安全防范会上讲+实有信息会上采)一线工作法,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举案例、讲法律、说政策,与3万余名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邀请240余名受害群众主动现身说法,发放反诈防骗、交通安全、普法教育等各类宣传资料5万余份,播放警示宣传视频30余万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50余条,现场调处纠纷720余起,代办公安民生服务事项1500余笔,上门办、指尖办、限时办已经成为公安服务群众工作常态,真正实现民警多走路、群众少跑路、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巫溪县公安局主要领导介绍,全力推动“一标三实”的重要现实意义,既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的深度实践,又是解决青年民警做群众工作“敲不开门、入不了户、谈不了心”克服本领恐慌的有效举措。通过架设警民“连心桥”,打造民意“传声筒”,巫溪县公安局培养了一批接地气、说土话、懂群众、会办事的青年骨干民警,为助推山区公安事业长远发展、厚植为民服务情怀积累人才软实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