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国网重庆电力:“桩”点绿色 畅行山城
2023年7月31日 14:38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31日电 (王婷婷 林熙熙 骆凯波 颜玲莉 郭寒)7月30日,在城口县岚天乡,新能源车主王建国将刚赶场买的玉米、高山土豆等农产品搬进正在充电的车辆后备箱,在网上国网App上点击停止充电后,熟练地拔出充电枪放回充电桩开车离去。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新能源车开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大深化充电新技术场景应用,持续提升充电设施运维质效,更好满足市民畅行体验。

  智慧运维  高质效服务“一环十射”城际网络

  重庆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重镇,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积极服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建成3434根充电桩。其中,在绕城,沪蓉、沪渝等高速服务区,投资建设了139座充电站、572个固定充电桩,形成“一环十射”高速公路充电服务网络,高速公路覆盖率达90%,服务重庆市民驾驶新能源汽车跨区、跨省绿色出行的需求。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巡视南万高速南平服务区充电站。吴莉 摄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巡视南万高速南平服务区充电站。吴莉 摄

  重庆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快速发展,对充电桩运维质效、充电体验、安全管控等提出更高要求。

  2022年,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开展基于运行风险评估的充电设施智能运维技术研究,研发上线充电设施智慧运维系统。通过收集充电站点运维状态、视频监控图像等多源异构大数据,建成集全景指标统计分析、站点多源实时监测、故障智能感知告警、工单全流程AI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应用。

  该系统可快速远程智能感知充电桩无法充电等15类现场故障,并在15秒内自动告警,与“定期巡检+故障工单+人工处理”的方式相比,告警及时率提升约60.2%,并自动生成工单,提醒运维人员处理。

  同时,该系统通过建立“一站一策”差异化智能运维策略库,实现了充电站个性化运维智能分级,帮助运维人员精准智能巡检,提高运检质效。

  截至7月20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充电设施智慧运维系统累计接入充电站572座、充电桩2927个,故障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人工月均巡检次数由4535次下降至916次。

  应用创新 丰富绿色出行场景

  7月20日15时,在重庆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化综合站,来自璧山的小型厢式电动货车车主周家扬扫码后快速为电车充电。该充电区12台一机两枪的直流充电桩,能同时为24辆新能源汽车充电。

  与常规充电站不同的是,“光储充检换”一体化综合站集合了“光伏、储能、充电、检测、换电”五大功能,构建起光伏电量优先消纳、余量存入储能、储能夜充日放等场景,一方面就地消纳清洁能源,另一方面缓解了大功率充电负荷对电网的冲击,以多元化的充换电基础设施满足更多新能源汽车充换电需求。

  当下,正是重庆日照最为充足的时间。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化综合站铺设的700块光伏板,总容量为381千瓦,在日照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每天可发电约3000千瓦时,满足60台次小型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若有富余电量还可就地存储。

  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运营以来,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化综合站累计为车辆充电6万余台次,充电量118.31万千瓦时,其中就有25.18万千瓦时来自光伏发电,37.23万千瓦时来自储能。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站。颜玲莉 摄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铜梁玉泉“光储充检换”一体站。颜玲莉 摄

  不仅积极探索试点“光储充检换”一体站,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还试点应用车网互动(V2G)运营模式。该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不运行时,可将车载电池的电能输送至电网系统;当车载电池需要充电时,电能则由电网流向车辆。

  7月4日上午9时,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和重庆市公交集团共同开展的全国首例V2G公交车放电上网示范性应用正式开始。双方利用V2G技术使电网与新能源公交车进行良性互动,通过近2小时车网协同,成功应用“藏电于车”和“反向电网送电”场景,有效调节了电网10千伏线路的负载率,实现“调峰”目标。

  目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已在各充电站投入V2G充电桩407个,最大放电功率可达0.3663万千瓦。

  绿色赋能 “桩”点美丽乡村

  7月18日,国网重庆酉阳供电公司运维人员黄学平和颜小松来到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检查景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行情况。景区经理陈雷友说,去年我们装了10台充电桩,来充电的游客很多。自接电以来,该景区充电桩充电量达到87万千瓦时,已为电车提供充电约3万台次。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服务农户电动汽车用电 。况敏 摄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服务农户电动汽车用电。况敏 摄

  “乡村旅游”在山城日渐流行。节假日、乡村文化节等井喷式乡村自驾游,市民充电需求存在“潮汐”现象。

  今年初,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在乡村热门景区、重点交通沿线共计投运44台“智能移动充电桩”,今夏又新增投运100台,满足高峰期充电需求,保障市民绿色出行“有桩充、能够充”。“乡村旅游”成为山城市民夏日新风尚,新能源汽车下乡也在重庆日益火热。

  “兄弟,开电车出行,在家门口充电,这下干活办事都更方便了哟。”7月11日,位于铜梁区石鱼镇联丰1社的张成禄和左朝全两兄弟,在家门口用上了充电桩充电,他们正通过电话分享喜悦。

  日前,俩人各购置了一款比亚迪电车。7月10日,他们通过网上国网APP提交了个人充电桩电表新装申请。第二天上午,国网重庆铜梁供电公司虎峰供电所员便为他们完成了充电桩装表接电。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在沱溪河指导电动车车主使用充电桩。冉昊天 摄

图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员工在沱溪河指导电动车车主使用充电桩。冉昊天 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农村地区对充电桩建设的需求随之增长。但乡镇公共充电桩因为投入成本很高,回报周期长,收益低,存在布局少、充电难现状。

  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提前布局乡村充电规划、做好充电建设支撑服务,先后辅助21个区县政府编制并发布充换电设施规划,优化充电网络布局。同时,积极推广网上国网APP线上申请装表接电;前移供电服务,全流程跟进新能源车主买车、建桩、接电环节,助力村民快速为电车充电。

  截至7月,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已实现272个乡村供电所充电桩全覆盖,建成农村地区充电站222座,公共充电桩894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规划乡村交通枢纽网络布局,计划于2023年底在农村地区增设充电站24座,公共充电桩84台;打造充电基础设施示范乡镇。到2025年,预计32个区县乡镇充电设施覆盖率将达100%,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让村民们“绿色出行、低碳下乡、满电回家”。(完)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