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周家琴丨松岗村与柯盘天街
2023年01月20日 11:04 来源:中新网重庆

  马尔康,藏语翻译过来就是“火苗旺盛的地方”。马尔康也被称为“避暑的天堂”“嘉绒锅庄的故乡”。最近几年来,来马尔康游玩避暑的游客越来越多。来了马尔康,不去柯盘天街看看,等于没来马尔康。而柯盘天街就是松岗村村民以前居住的老房子,现在每一栋藏式石头房子里都精装修缮打造成了非常漂亮的民宿,还建有“阿来书屋”。柯盘天街已经成为马尔康市一张主打的旅游名片。

  四川马尔康市松岗镇松岗村共有124户人家441人,常住人口五百多人。前些年外出打工的人有所增加,后来柯盘天街开放营业后,部分大学生毕业又回村就业工作了。目前有十多个大学生回乡创业,他们一边在村上务工,一边也在准备报考当地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职位。总之,年轻人就业的路子多了。

  2006年之前,整个松岗村村民都居住在柯盘天街的老街上。此后,村民从老街陆陆续续搬迁下山到平地上定居,2006年共有32户人家搬迁下山。如今新建的松岗民居依托山沿底部布局在宽阔的平地上,多为三层建筑的藏式小洋楼,一栋一栋单家独院的格局,典型的石头房木头窗,楼层之间皆是以小小的陡陡的木楼梯相通连。室内全是木制的壁柜壁橱,摆满了银制或铜制的壶碗碟盘,规范整洁,独具韵味,奶茶的浓香随时都会从农家小院里飘出来。这都是地震后新建的藏族村寨的样子。

  要认识松岗茶马时期的藏寨,找寻过去古寨的影子,嗅嗅历史岁月深处嘉绒寨子的另一番风味儿,去松岗梁子上的柯盘天街走走逛逛,绝对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让你惊喜,让你沉醉。

  柯盘天街以前不叫“天街”,它是松岗土司官寨的遗址。柯盘天街由土司官寨遗址、2座官邸碉、37幢嘉绒民居和1座川主寺庙组成。从山脚往上望,官寨的整个背景都是天空,或许正因如此后来的旅游开发者们放弃了官寨这个沉稳的名字而改叫为“天街”。松岗土司官寨为四土官寨之一,建在海拔2600多米的松岗梁子上,两座石头砌成的碉楼巍然耸立,与隔着梭磨河对面山上的直波碉楼群遥遥相望,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

  柯盘天街袖珍,一杆烟的功夫就可以穿越古寨。但是这个古朴沧桑的寨子其建筑独具特色,,整个寨子的房屋沿着窄窄的山脊两侧筑石而建,错落有致,青灰色的小石块是建筑主料,没用一颗铁钉完全是当地的石块泥土垒筑而成(绝对没有用什么钢筋水泥支撑),可见这样完美的建筑凝聚了多少当地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啊。天街上的建筑大多为两至三层结构,跟现在新修的藏式建筑风格一致。寨子中间有一条长长的青石板小道,随着房屋的错落而左弯右曲,相得溢彰。

  据史料记载,马尔康松岗土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最初的官寨建在盘果梁子上,大约是宋元之际迁至现址,经过扩修形成新老两座官寨。苍旺扎尔甲(1720年-1752年执政)模仿西藏布达拉宫的样式,大兴土木,把两边连接起来,亦称“第二布达拉宫”。1936年,官寨被焚毁,书中记叙火烧了大约半个月,余火又持续了三个月。这座雄伟的建筑至此而香消玉损了。

  我们走到松岗梁子下的时候,云淡天高,清风徐徐,心情格外惬意。从山脚下仰望石砌的寨子,天街小巧玲珑的石头房子犹如婴儿一般依偎在碉楼旁,酣睡在山粱上,仿若海市蜃楼般突兀地在天地之间,远远望去,若隐若现。通往天街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沿后山蜿蜒狭窄的乡村公路一路攀升到达,另一条是山脊正面的近道,比较辛苦地沿石梯逐级而上。当然,气喘吁吁的爬山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历练,一件与自然山水亲近的充满快乐的事。

  柯盘天街上的官寨,是历代松岗土司的官邸,是“十八土”的第一座官寨。松岗土司管辖的地区范围比较广,最初的松岗土司官寨建在蒲尔玛沟内盘果山梁上,官寨土司名叫盘热,又名柯盘,是历史上第一代土司。从唐贞观八年开始,盘热土司的官寨在险峻的盘果山上巍然矗立了600多年。直到南宋保佑二年(公元1254年),第四代土司把官寨搬迁到了现在的松岗梁子上,据说搬迁官寨时,人们在两道山梁间排起长龙一样的队伍,历时数月将旧官寨除碉楼以外的石头,全部用手一块一块传送到新官寨的地方,建立起了新的寨子。官寨修得坚实牢靠,墙体厚达一米以上,设有土司卧室三处,另外还有高级客房,梭磨土司的寝室,以及萨迦、宁玛、觉囊、格鲁、本波等教派的经堂。

  松岗世代相传历任25代土司,第一代土司就是盘热(柯盘),最后一代土司(第25代)叫恩波南木尔甲,汉名叫苏希圣,于1943承袭土司职位至新中国建立,共7年。苏希圣是阿坝州黑水头人苏永和的儿子,作为上门女婿承袭了松岗土司职位。

  说完了柯盘天街和它的历史,我们再来看看松岗村的集体经济。

  我问过松岗村党支部书记赵春秀,村民异地搬迁下来,享受国家政策的补助没有?

  “国家补助了的。搬迁户每户补助了一万四千元,其余的建房款自筹。2008年之前修的,这么一栋楼房大概需要二十多万元。2008年之后修的楼房就要贵一些了,原因是成本更高了,人工费材料费增加了。”

  也就是说,松岗村村民2000年后,全部响应国家政策异地搬迁下来,都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温馨的家。2000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政策,松岗村原来山上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了,山上没有地种,整体搬迁下山是合理合情的选择。人类的生存要适应自然,更要保护大自然。

  松岗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全村440多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15个。这也是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个真实现象,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成了村庄最后的守望者。

  如何脱贫致富,乡村农旅结合是一条便捷的发展路径,松岗村村民也是紧紧抓住了机会,从此吃上了旅游饭。

  随着柯盘天街的旅游开发,周末或者节假日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了,美丽的松岗村便成为去柯盘天街游玩的第一站。

  我问赵春秀书记:松岗村村民的经济来源来自哪里?

  “一是开农家乐,我们村干部带头开农家乐。农家乐靠自己的勤劳和诚信吃饭。二是开民宿,旅游开发了,游客多了,开民宿也很不错的。三是每个村民几乎都有国家政策性的扶持,比如享受失地农民城镇低保补贴,80元到315元不等,还有公益性岗位补贴,林补草补等。四是村子里搞了集体经济,集体经济这块我们做得非常好。”

  于是松岗村村民就纷纷搞起了农家乐,吃农旅结合的饭。村支部书记赵春秀家不仅带头搞起了农家乐,生意还非常火爆。

  一个村的集体经济盘活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大伙的收入。松岗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把集体经济也盘活得风声水起,具有代表性。

  “松岗村的土地流转情况怎么样?集体经济项目有哪些呢?”

  “最初村集体经济资金只有三万多元,后来柯盘天街土地卖出去收了三百多万,分给每户村民五千元,用于建房补助。还剩余一百多万作为集体经济款留存下来。现在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村搞了一个乡村客栈,建乡村客栈的时候,政府拨款五十多万元支助我们,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感谢政府感谢党。客栈现有10个房间,村上自己经营。2022年我们又租出去了,每年可收取51000元的租金。二是2020年政府给我们村拨款一百多万元搞集体经济项目,我们又搞了一个乡村客栈,有8个房间,目前租给一个公司在经营,我们村收取十万元的租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赵春秀书记是个女强人,又肯动脑子。她还带领大家搞了一个“红白喜事”劳务组,附近村民要办红白喜事啥的,这个小组就承包下来,购买烹饪摆筵席一条龙服务,赚取劳务费。光是2021年,就为村上挣了三万多元。挣的钱都用之于民。2021年重阳节,村里给每位老人准备了一份礼物,花去一万多元。一个藏区小村庄,可以把村上的事盘活成这样,真是值得夸赞。

  村集体经济的分红就是老百姓的福利。2020年每户分红五百多元,2021年每户分了六百多元。村集体经济的账户上余额还多,不能全都分了,还得有结余备用。

  松岗的旅游开发最近几年搞得比较顺溜,除了柯盘天街网红打卡地,还有松岗的胡底英雄广场,直波的碉群,游客中心自驾营地等,

  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松岗村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松岗村,柯盘天街上的“阿来书屋”非常值得一提。这是松岗村的一张文化名片,赋予了一个村庄不一样的文化气质。

  阿来书屋位于柯盘天街街心向阳的一栋石头房子里,这栋房子地理位置优越,开门见山,站在房子的院坝里整个村落的风光尽收眼底。顺着门前的羊肠小道下山仅仅十分钟就可以到达松岗镇。

  阿来书屋分上下两层,底层的书架上摆满了阿来这些年来出版的各类书籍,包括早些年出版的《大地的阶梯》《尘埃落定》《月光下的银匠》《行刑人尔依》《天火》和近些年出版的《格萨尔王》《瞻对》《蘑菇圈》《云中记》《以文记流年》等。上层的书架里也是摆满了阿来出版的各类书籍,中间还安放着一张条形的巨大的书桌和两条长板凳,供读书爱好者休憩享用。我曾在这里参加过几次读书会和文学沙龙活动,特别觉得有意思。

  阿来书屋收集了作家阿来出版的所有书籍,每天对外开放,游客和当地村民都可以进屋免费阅读。

  阿来作为四川马尔康走出去的世界级的知名作家,来他的家乡旅游去书屋坐坐,喝一杯茶,或者翻翻那些散着墨香的书籍,也是一件开心幸福的事儿。

  那天天气特别好,金色的阳光洒满山岗,柯盘天街游客三三两两在老街的巷子里穿行,有乐音从楼上的茶室里飘出,我站在阿来书屋的门前,对面青山苍翠,天地一片宁静祥和。

  作者简介:周家琴,汉族,四川内江人,当过教师,现为《草地》杂志社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西南地区学员。曾获“阿来诗歌节”等奖项,出版诗集《卓玛吉的风铃》散文集《山里风》。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