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打卡明月湖 】明月湖畔的这座高校 缔造了“陆海空俱全”的神话
2022年12月27日 10:06 来源:中新网重庆

  【导语】打卡明月湖,今天去明月湖畔的明月坊,看一场热泪盈眶的展陈——抗战大后方高校内迁展。这一展陈,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高校在颠沛流离中开展科研工作的内迁史。其中,不少高校在重庆度过了艰难的烽火岁月,留下了一段协同创新的历史佳话。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高校中,有的选择在新时代来到重庆,再续前缘。

  【正文】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 戴立明:当时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部,最中间就是我们的主楼文治堂,这边就是教学的地方。

  【正文】每每在明月坊说起上海交通大学与重庆的渊源,戴立明都感慨万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后方急需交通工程人才,为延续和保存教育文化命脉,1939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国立交通大学,毅然从上海内迁重庆。

  【同期】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 戴立明:当时的办学条件都是非常艰苦的,然后大家还随时要冒着这个头上顶着随时来轰炸的环境

  【正文】明月坊的展陈里,收录了不少珍贵照片。照片中,位于九龙坡区的交大校园,校舍几乎全是用竹篾、黄泥敷成的简易房屋。然而,就是在这片荒凉之地上,师生们埋头深耕,各类学科迈上迅猛发展的轨道。

  【正文】战乱纷飞里,缔造“陆海空俱全”学科,颠沛流离中,成就大后方高等工程教育重镇。仅仅是从交大校园走出的院士就多达21人,“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我国第一艘万吨轮的设计者许学彦;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夏培肃;创办电信研究所、自动控制的开拓者之一张钟俊....。.每一个名字,都闪耀着巨大的爱国热忱和献身精神。

  【同期声】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 戴立明:六年期间,我们交大从原来的只有几百人发展到师生加起来有二千多人//又迁回上海的时候已经有43个班级,那时候已经发展了电机、机械、土木、航空、造船、管理九个学系。其中像航空、造船都是在重庆开创的,这些学科现在都是我们交大的王牌专业。

  【采访】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 戴立明:这边就是我们国立交通大学渝校旧址(纪念碑)。在2015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我们三个学校一起共同建成的这个旧址(纪念碑),为了纪念国立交通大学西迁重庆这段历史。

  【正文】时光荏苒,悠悠古树下,内迁精神也在不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2019年12月,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共建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合作协议。2020年,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立足明月湖畔,贡献创新力量。

  【采访】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副院长 戴立明:当时抗战时期,我们西迁重庆,其实已经跟重庆结下了这种不解之缘。现在我们学校作为一个战略布局,在重庆去布局我们的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我相信就是这种精神的延续。 

值班编辑:杨梦逸

【编辑:黄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