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侯乃琦丨怎样把丽江的风月带回家
2022年10月05日 08:38 来源:中新网重庆

  这是我第四次来丽江,前往一些曾经拍过照片的场景,又添了新的照片。仿佛没有一点变化,记忆里的丽江浪漫、热烈、古朴,置身尘外。丽江比大理多情,比西双版纳内敛。多年前,木府风诡云谲;多年后,旅居的小商贩,遁世者,在这里安居乐业。

  在这里放河灯,红烛在纸做的莲花中央盛开。在酒吧唱歌,轻易换取免费的红玫瑰和洋酒。在街头击非洲鼓,被陌生人团团包围。在三联书店看书,用东巴纸写诗,像一个真正的作家那样。

  这一次,我遇见了一群彝族小伙,几个青旅打工的大学生,还有《十月》杂志的七夕盛典。故事大概要从前年说起,我的一组情诗有幸被“爱在丽江”的活动选中,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份期待多等了一年。今年八月,我来到这里,天时不时漏下几滴雨水,像透明的马奶,为我沐浴。在丽江,一定要一个人泡一次酒吧,微醉也无妨。西藏也适合一个人泡酒吧,会遇见天南地北独行的背包客,见人如见风景那般,与你相互打量一番。丽江则不同,这里过度闲适,用“文艺范儿”演绎生活的往往是外地人。丽江酒吧里的人,多少带着几分对“爱情”的期待,打量邻桌有没有特别的异性。特别就在于,特定的时间、地点,你也在这里。

  我的邻桌是一群彝族小伙,在玩类似于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他们送了一些小食和饮料过来——我正在写发烫的诗。灯光迷离,歌手唱着周杰伦,旁边依稀有人喊话,让我感觉格外安静。他们是古城里做旅拍的团队,说着一些关乎摄影、情感的话题。该抽身而退时,我遇见了三个大学生,他们青涩的脸庞让我很是亲切。我拉住了那个女孩的手,她也很快反应过来。我与他们迅速形成“一伙人”,以惊人的速度达成默契——离开,离开。

  我们四人来到烧烤摊前坐下。很神奇,我们没有互问姓名,也没有留微信,开口的问题就是,年龄。他们是01、02、03年出生的“00后”,竟把我当成了同龄人。我一时兴起,端起了“准教师”的架子,“我是93年的,老师。”然后,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到了惊讶。他们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在青旅打工认识,便一路来到丽江,在丽江又遇见了另一个男孩,于是,结伴而行。在青旅打工、旅行,是现在大学生中流行的一种旅行方式。他们在旅游景点附近的青年旅社服务半天,再自由玩耍半天,老板就能免去住宿费。这样的服务时间大约需要在半个月以上,这样,才不至于刚教会员工,就发生员工流失。这是在“马蜂窝”,各个城市的驴友相互提供免费的自家沙发,互助节省住宿费之后的,另一种“结盟”方式,让人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旅行。接下来的时间,就非常尴尬了,我一句话也插不上,当00后开始谈他们的歌手和乐队。莫名的时间差横在我们中间,我对着烤鸡爪在心中默念:我爱周杰伦。

  之后我很少在晚间擅自活动,但却对那天晚上的大学生印象深刻。

  很偶然地,路过非洲手鼓店,我索性进去替老板宣传,打起了非洲鼓。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乐器,但“艺术范儿”却很足。可以确定的是,它比架子鼓简单,老板竟然还准备了非洲鼓的“镲片”。很多人过来围观,原因很简单,别家的非洲鼓都是打的慢歌,我快节奏的音乐让周遭“燃起来”。稍微大一些的鼓就有两个音区,我很快进入状态,或许是因为我在装扮上以花贴面的方式像印第安人。两个节拍,三个节拍,加花,打一首《龙泉》,对曲作者“掉书袋”式的新歌表示惋惜。我的青春期早已挥霍,而后青春期或许会绵延一生,无穷无尽。于是我编上脏辫,想要与这一切融为一体。

  接着,是《十月》杂志社组织的集体采风活动。我们一起参观了十月文学馆、三联书店等地方。途中,经常与诗人前辈们聊天、合影。都那么久了,自大家写诗开始,走到今天,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故事。从幽闭的空间走出来,大概也要感谢杂志社给我们这一个契机。获奖与否本不应是诗人放在心上的事情,《十月》替我们费心了,我们只管更加超脱地见证“七夕”和“爱情”。

  这里的银饰以低得吓人的价格出售。二十元一对的银耳环,四十元一条的银项链,六十元一条的银手镯,可谓是女人的福音。那就把丽江的风月,带回家吧!家中有牵挂的母亲、外婆、妹妹,还有永远装不满的首饰盒。

  前年,我珍藏了一块玉龙雪山的石头,涂上丙烯颜料,变成了“作品”。前年,我吃了一碗“鹊桥米线”,回去不到一个月,就遇见了我的另一半。现在,我已初为人妇,结束大龄女青年生涯,要感恩的红线出自谁之手?我感受到冥冥之中的命运,与丽江有关。一方水土,有一方气场。不只是这里盛产雪花银、爱情、鲜花、普洱茶,还有带给人的美好心境,在城市的喧嚣中能够自如地抽离、回归,带着俗世中与众不同的气息出现在他人面前。舍不得丽江,束河古镇的马曾闯入我的镜头,我想倚马走天涯。丽江一直在我们心里,天涯一直在我们心里,让我们背负越来越少的杂念,继续平凡的人生。

 

  作者简介:侯乃琦,1993年10月生于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著有诗集《镜里水仙》《美学装置》。主要作品刊于《星星》《扬子江诗刊》《十月》《山花》等,业余主持《散文诗》杂志电影专栏,重庆市作协会员。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