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永川石宝寺村:只为那一碗碗稻米香
2022年07月19日 21:48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9日电(崔学彬 程乙) 石宝寺村,位于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的西南部,幅员面积7.35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形地貌,耕地面积6741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300亩。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5146人。

  近年来,石宝寺村千方百计把荒坡改造成农田,把农田改造成千年良田,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上。村党总支书记唐银玲说:“袁隆平爷爷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要让村民家家户户吃上自己种的粮,努力让更多人都能品尝我们石宝寺村的稻米香。”

石宝寺村支两委班子在稻渔基地谋划未来发展。 永川区委组织部供图
石宝寺村支两委班子在稻渔基地谋划未来发展。 永川区委组织部供图

  实施土地整治

  全村新增土地80亩

  “原来这块地就是荒坡,去年通过土地整治,硬生生把这多年杂草丛生的小荒坡改造成了2亩水稻田。”石宝寺村张舞坝村民小组涂发莲高兴地说。

  石宝寺村村民黄顺友今年榨了整整200多斤菜籽油,自己吃不完,还送给住在永川城里的几家亲戚一家一大桶。黄顺友笑着说:“我这些油,都是通过土地整治新增的3亩多地产的,哈哈,当初村里让我整,我还闹情绪呢,看来还是要听村党总支的。”

  近2年来,石宝寺村党总支带领村民,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不断深挖土地潜力,将荒山、荒坡地改造成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并修建田间路、排水渠等配套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目前共新增耕地80亩,增加水稻产量7.6万斤,增加油菜籽产量2400斤,实实在在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着香喷喷的米和油。

  建设高标准农田

  把农田变良田

  石宝寺村所处的仙龙镇是永川传统农业大镇,但过去仙龙镇的农业“大而不精”,“巴掌田”“鸡窝地”制约着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石宝寺村的土地零零碎碎,大型农机根本下不了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要把这些‘小田’拼成‘大田’,让农机下田,成本降下来效益才好上得去。”唐银玲说。

  农民是耕地的主人,建设高标准农田,首先就应取得农民的支持。不少地方在这一环节上就颇费周折。何家湾和周家嘴两个村民小组的土地紧挨着,合并势必会打破组与组之间的土地界限。“你把地界打破,我们啷个分得清?我们组土质比他们那个好,合在一起我们肯定不划算噻……”乡亲们不愿意把地拿出来。

  没法整体推进,只能找典型带动。唐银玲结合村里正在开展的“无职党员当先锋·乡村振兴立头功”行动,找到周家嘴村民小组无职党员陈德高,他家虽种有2亩水稻,一亩半包谷,但一年算下来除去农药化肥等成本,基本没什么效益。“换发的土地证上面标得很清楚,土地拿出来了以后还有流转费、农忙时可以务工,根据收益还可以分红,咋个算都比你自己种划得来。”就这样,唐银玲找到工作的突破口。

  目前,石宝寺村已经实施宜机化改造12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0亩,一块块土地平整、集中连片的农田里,水稻在肥沃的土地上拔节生长,丰收在望。

六月的石宝寺村,到处是绿油油的水稻、玉米。 永川区委组织部供图
六月的石宝寺村,到处是绿油油的水稻、玉米。 永川区委组织部供图

  开展稻渔综合种

  养生产高品质稻米

  市面上普通大米2元一斤,生态有机大米4.5元一斤。“我们村生态环境本身就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生产高品质的大米,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卖个好价钱”。唐银玲信心满满地说。

  2020年起,石宝寺村在全镇第一个开展稻渔稻虾综合种养试点,2021年喜获丰收,市场一时供不应求。尝到甜头后,2021年底石宝寺村又积极向上争取永川区农业农村委稻渔综合种养项目。

  “赵维领书记,把这个项目落地我们村吧,我们保证把它做得巴巴适适。”这句话已经成为唐银玲的口头禅了,而每一次开展项目试点,石宝寺村总能把试点做成全镇的亮点。

党员种植大户刘连友稻渔基地施工现场。 永川区委组织部供图
党员种植大户刘连友稻渔基地施工现场。 永川区委组织部供图

  目前,村党总支领办的合作社共开展稻渔综合种养560亩。党员种植大户刘连友自己实施稻渔综合种养127亩,水田里渔稻共生,田坎上栽种着仙龙优质柑橘品种番茄红橙,四周又栽满了栀子花。“我这个稻渔基地比一般的稻渔基地还要好,等到基地正式建好后,游客可以来垂钓,呼吸着栀子花香钓鱼,那肯定美噻,然后到我那农家乐吃纯绿色的稻花鱼、虾稻米。”刘连友绘声绘色地给大家描述着他自己的“稻花香里说丰年”。

【编辑:张霁雯】